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节 (第2/3页)
, 薛婠便是跟在她的身边长大的,嫡母庶女,但许氏本身不是小气的人, 也没有抱着捧杀棒杀的想法去养定国公的子女, 教养上很是精心。薛婠又是个知恩的人, 母女两个关系很是不错。 “与姑爷相处可还好?侯府的人, 待你如何?” 薛婠含笑, 落落大方地说道:“相公待我很好……公公婆婆也待我很是优容, 尤其是婆婆,先前府里还有几个胆子大的在背后嚼我的舌头, 叫婆婆知道了,打了一通后,都发卖了出去。” “那就好。”许氏养了薛婠十来年,又为她操持了一场,总要更担心些。听薛婠如此说了, 心才算放下,很是爱怜地拍了拍薛婠戴了红宝戒子的手,“如此就好。侯夫人是个明事理的人,我看着姑爷人品也是上佳。你既嫁进了侯府,便不似在娘家一样自在。只是也不必有什么放不开的,将日子过得好了,过得畅快了才是真的。” 薛婠点头,“母亲说的,我都记住了。” 她面色白皙,因前一阵子忙着东平侯世子的丧事,人稍稍的清瘦了些,鹅蛋脸变成了瓜子脸,却将五官显得更加精致了。 “世子夫人待你如何?”许氏听薛婠说起了公婆,说过了丈夫,却没有提世子夫人,稍稍一想,便隐隐有了些猜测。 提起了妯娌,薛婠的笑容淡了些,轻声道:“大嫂似是对我有些芥蒂。” 世子夫人是东平侯夫人的远房外甥女,娘家只是寻常人家。东平侯世子自出生后便身体不好,太医都说难以活过二十岁。不说门当户对的人家,便是门第上略低一些的,又有几家愿意把女儿嫁进侯府去守活寡呢?谁家的闺女,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嘛。 为了世子的亲事,东平侯夫人险些愁白了头。 后来还是她的表姐,主动把个女儿嫁了过来。 “也是常情。”许氏只能这样安慰薛婠,“她年纪轻轻的就没了夫君,一时心中转不过来,也是有的。” “我都知道,大嫂到底居长呢。”薛婠点头,“其实平日里我们也见不到几次。只是偶尔会在母亲那里碰到。” 说到了这里,薛婠轻轻叹了一口气,“我倒是按照礼数问好,就只是大嫂有时候爱答不理,有时候便有些个酸话。” 尤其是公婆两个商量着,要在年后为韩清请封世子之后。 薛婠也是无奈。世子不世子的,也并不是她和丈夫能够决定的。 “不怕母亲说我自私呢,退一万步说,大伯人已经不在了。就算相公不稀罕这个世子的位置,到了眼前难道倒要让出去么?”早在东平侯夫人看中了她,与国公府求聘的时候,薛婠便很明白了。 京城里的闺秀那么多,东平侯夫人说看中了她的人品性格,这话里,或许有几分真。但看中更多的,怕是她国公府长女的出身。 有薛家在,东平侯再宠爱庶出,世子的位置也只能是韩清的。 许氏笑道:“你能看透这一点就好。咱们做女人的自来艰难,别看娘家如何娇宠,其实也并不得自在,出了门子更是如此。所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这几个字说着简单,可那一个‘从’,就得道尽多少的苦水呢。” 薛婠如从前一般,安静地坐在许氏身边,听她絮絮叨叨的教导。 “你如今入了侯府,婆母相公待你既好,你也很不必委屈了自己。站稳了脚跟,日后才能更顺心顺意。旁的,只记得你有娘家,有兄弟姐妹,都是你的倚靠。只要薛家在,谁也欺负不了你去。” 躲在窗下偷听的薛婧一捅阿福,“听见了没?娘怕大姐姐在韩家受气呢。” “大伯母慈母心肠。”阿福眨巴眨巴眼睛,比了个大拇指,表示自己从心眼里佩服大伯母的心胸。 薛凊从院子外面进来,一眼就看见了游廊上面两个裹得球似的丫头正缩头缩脑鬼鬼祟祟的妹妹,心下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刻意将脚步放轻了,果然走到了跟前,两个傻丫头都没发觉,还在那里头对着头哪。 重重地咳嗽了一声,惊得薛婧和阿福都跳了起来。离得太近了,脑袋撞在了一起,俩人哎呦呦地痛呼出来。 阿福捂着脑门,含着泪转过头,“大哥哥!” 眼前薛凊披着大氅,雪白的狐皮风毛。本就是个清风般的雅致少年,在冬日暖阳之中,便更多了几分的清贵。 “淘气。”薛凊迈步上了台阶,捏了捏阿福头上戴着的兔耳帽。 薛婧做了个鬼脸,“也只有大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