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3页 (第1/2页)
此时,副编辑以及一些刊物的领导也都赶了过来,搬把椅子坐到了观众席。 出现一个16岁的天才小伙子,在初审阶段轻轻松松将人类已知某类记忆极限再拔一个高度,想想就让人兴奋,虽然尼威世界纪录每天都有让人骇然的新纪录产生! 场内,李凡走到挑战区,准备挑战新的世界纪录。但台下观众并不多,因为这种比赛难度虽然高得离谱,但无聊,一个人一个小时往那一坐,动也不动的,观众有病才看你呢! 不过,此时现场的所有老外,全部目不转睛地盯着李凡,有几个金发碧眼的姑娘已经眼冒桃花了,鉴于她们的眼眸更深一些大一些,所以,她们的桃花开的更加茂盛!非常灿烂! 用一句话来形容,李凡这小子已经帅出了国界! 第96章 记忆界的标杆人物 科尔保持的1个小时内记忆无序数字的世界纪录,称为【马拉松数字记忆项目】,是评定世界记忆大师的三项标准之一,也是最难的一个项目。很多国际记忆大师纷纷在这个项目上遭遇了滑铁卢。 规则很简单,1个小时的时间用来记忆,2个小时的时间用来口述。 但想在这个项目获得优异的成绩,无异于夸父逐日。 挑战室内,一切准备就绪。 台上,一张桌子上摆着笔记本电脑,电脑内容通过一面电视传递给工作人员以及现场观众,此时李凡正坐在椅子上调整状态。 台下,观众渐渐多了一些,对于这些老外来说,漂亮的东方面孔还是很有异域风情的,很吸引人。 “李凡,加油啊!” “你是最棒的!” “你要是真能创下世界纪录的话,我国文课你以后不用上了。” 李凡闻言,兴奋得眉毛直跳舞:“这个行,谢谢老师!” 这时,突然有几个操着华语的媒体扛着摄像机进了挑战室,但直接被工作人员拦截住了。 “我们是来自于华国的《华国日报》的记者,里面是我们国家的选手,能不能破例让我们进来啊?” “拜托了,这是我们自己家的人!” 工作人员坚定地摇了摇头,并不放行。 有很多破纪录的项目是允许记者随意拍摄的,但一些高端一点儿的脑力项目等等,组委会一般不允许其他媒体记者出现在现场,一是因为担心记者开闪光灯或者其他行为影响到参赛选手,二是人家本身就是做刊物发行的,挑战现场就有自己的官方媒体,这么好的独家新闻和你们外来记者分享? 几个记者非常恳切,这毕竟是在国外偶遇到了老乡,还是挑战世界纪录,这往大了说那是为国人争光啊!几个记者朋友特别殷切地希望将第一手资料传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