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9页 (第1/2页)
“不用了。”顾沉摇摇头。故事已经听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几天,他还要去图书馆查一查相关的历史资料。关于这一篇论文应该怎么写,他也有点眉目了。 “那好吧。”赵曙笑了笑,说道:“有用得着我的地方,随时开口。我要是有时间,肯定随叫随到。” “谢谢赵学长。”顾沉说道:“今天辛苦你了。” “我都说了,兄弟之间别这么客气。”赵曙摆摆手:“你自己回去吧。我要把车开回家,今天晚上就在家里住。” 顾沉点点头。返回学校以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寝室,而是去了图书馆,借了几本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复,还有西城区建筑历史相关的书籍。还有一些文学大家的散文回忆小传。 一切准备就绪,顾沉坐在电脑前,想要憋出一篇声情并茂感人肺腑的诉说老建筑与儿时回忆的文章来。然而他怼着空白文档憋了一个多小时,除了一个文章题目什么也没憋出来。 这也太难了!简直比他抓取上万条数据还让人崩溃头疼! 顾沉长叹一口气,最终相信术业有专攻,做人还是不要太为难自己。这么想着,他在草稿上又写了“请专业人士写文章讨论现象”几个字,立马关上文档关闭电脑,收拾东西走人。 第五十二章 接下来几天, 顾沉依旧利用业余时间把整个西部老城区逛了个遍。拍了无数照片,做了无数考察,利用吃饭的时间去一些老城区, 包括城中村的小饭馆里采访街坊邻居,询问他们对于拆迁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发现大多数人对于拆迁的想法只有两种。一部分人是盼着赶快拆迁, 开发商要么给钱要么分房,只要补偿给到位,能让他们过上拆二代的幸福生活。什么文物修复遗迹保护乡土人情,压根儿就不在他们的考虑之中。 而另外一部分, 主要是上了年纪的人, 就颇为看重这个居住的环境。觉得在四合院里住了大半辈子,邻里邻居都熟了,几乎是一辈子的人生轨迹都在这小小的一方天地里头。真要是拆迁了,就仿佛大半辈子的岁月也随着那些被拆掉的砖瓦门窗土崩瓦解。仿佛连人生都没了意义。 这部分人,就是无论开发商给多少钱,都不想搬的。 而无论当地的街坊邻居们想不想拆迁, 还有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那就是整个西部老城区的开发范围中, 也只有一少部分建筑存在着历史遗迹的功能,具备文物修复与保护的价值。剩下大部分老城区, 包括城中村的建筑, 由于房屋老旧, 管线老化,再加上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原因,根本就没有任何修缮维护的价值。而这一部分区域因为地处规划中心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