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7.第六十七章 双更 (第3/4页)
这辆车也是经过了改装的,虽然车身的宽窄并没有多大的改变,车子的长度却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所以这辆马车坐起来比别的马车要宽敞许多,其实上面坐了四个人,也还犹有余地。 在经过闹市区的时候,二郎没能忍得住,悄悄掀起了帘子。 朱王妃见了并没有呵斥他,而是对皇帝道:“想当初,我也是难得出门一次,每回出门总是恨不得能够好生看看外头的景色,偏偏身边跟着嬷嬷,半不错眼睛的盯着。” 她说起过往的事情,却没觉得不高兴,反倒是觉得有些怀念:“那时候我娘告诉我,等我出嫁了就好了,可没想到我嫁的太好,反而更没法好好看看外头。不过我听着这声音也能感觉得到,京城越发繁华了。” 瞧瞧,瞧瞧人家这话说的,谢笙只觉得自己说话的艺术还有得磨炼。 朱王妃前面那几句的时候,谢笙还以为她是要怀念自己的过去,没想到最后这句出口,才知道,是不着痕迹的在捧皇帝呢。 京城的繁华程度代表了什么?代表皇帝治理的好啊。 虽然朱王妃并没有直说,可这样拐着弯儿的认可,才是最叫人觉得开心的。 皇帝果然满意的笑了起来,温柔的拉着朱王妃的手道:“日后会有机会的。” 紧接着他又对二郎道:“不管平日里遇到多少事情,只要这治下的百姓太平,便是一件大功。” “二郎你身为皇子,到底要会治,可是也要会忍,不管多大的委屈,总比不得百姓。比不得你百年之后,青史留名,称你一句好。” 皇帝这句话出口,谢笙恨不得让自己从来没有听见过。 二郎身为皇子有什么好‘治‘的,还名留青史呢,这几乎是摆明了皇帝有意叫二郎做自己的继承人了。 谢笙的表现被皇帝和朱王妃看在眼里,皇帝也觉得有些好笑,更觉得有几分满意。 常人听见自己跟的皇子如此受重视,只怕都要高兴坏了,谢笙反倒是全然不这么表现,他问谢笙:“满,你觉得什么是为臣之道?” 谢笙认真想了想,才谨慎地回答道:“忠于君主,忠于百姓。” 皇帝听了之后,也没过多评价这句话,而是道:“分明是谢宁的儿子,在这一点上你却不像他,反倒是更像你的外祖父。” “毕竟这些年,满是李翰林在教导,像李翰林多些,也正常。”朱王妃忙过来打圆场。 皇帝点了点头:“这样也好,你爹那模样,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学的来的。他当年可也是个轴性子。” 等这句话说完,皇帝的心思就没再放在谢笙身上,而是从二郎掀起的那一角帘子,看着外头人群往来如织。 “也不知道过几日,京城还能不能像现在这样太平。” 皇帝心里存着事,看着外头的情形,难免就有了几分感叹。 “京城是天子脚下,定然是平平安安的,”朱王妃道。 这头谢笙等人才出宫不久,那边捧墨就已经到了谢家。 因为谢侯第一天去衙门报道,并没在家里,捧墨就直接去了李氏的院子求见。 “怎么就你自己回来,满呢?”李氏和谢麒正在讨论今天有人送来的帖子,就瞧见捧墨进来。 捧墨对李氏谢麒行礼,之后才道:“原本奴才也在外头好好的等着少爷,可方才六皇子身边的吴公公亲自来同奴才说。叫奴才不必等了,先回府来。” 谢麒对此也有些奇怪:“就算是留了满用饭,也不该直接叫你回来,过会儿满出宫,可还要用车呢。” 不过很快谢麒就道:“你可听说宫里出了什么事情没有?” 李氏的想法就比较不同了,她没觉得是不是因为宫里出了事,而是问:“你后头可瞧见什么没有。” “除了早朝上一些不愉快,奴才并没听说宫里发生什么大事,这两日因皇上心情不好,宫里的娘娘们都不怎么出来,更别说生事,”捧墨说着又对李氏道,“奴才正是瞧见后头从宫里出来了一辆马车之后,才回来的。” 李氏点了点头,道:“既是如此,便不必太过担心,我们自说我们的事情便是。” 不止是李氏等人不知道谢笙去了哪里,就是谢笙自己,也不知道这是要往哪里去。 好在京城,说大也大,说也。 像某些阶层的人,会去的地方,统共也就只有这么点大,路一步步的,总是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