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7节 (第2/4页)
叔父的人要聪明得多。 送来的礼,见明夷的人,明夷既收下了,人也都见了,顺便安排一些事,蒙古那边有多少利,长眼睛的人都会知道应该怎么办,大好的机会在前,明夷怎么能不让乔幽趁机出手。 玄烨的伤势渐渐好转,日子也一日日的过去,明夷在照顾玄烨同时,更多时间放在抄经书上,明夷从不信神佛,也从不把希望寄托于天,太皇太后,大概是明夷希望她果真能有好的下一辈子,抄下这些经书,希望能助太皇太后一臂之力。 在畅春园里,几乎没什么事值得明夷费心的,受伤的人都得以康复,明夷心中的大石尽都落下。值得一说的是,明夷让人研究多年的粮种,终于有了好的结果。 征知书院送来这等好消息的时候,明夷当时都怔住了,“果真做到了?” 七巧最是清楚明夷这些年来为了粮种的事费心多少,连连点头肯定地告诉明夷。 “让人进来,去见皇上。”早年,明夷是与庄上擅长耕种的人一起研究的,后来开了征知书院,明夷把人请到征知书院。 那么多年来,加入其中,研究好的粮种,提升粮食产粮的想法,不少人都参与其中,眼下有了好结果,试验成功,这样的事情自然要让玄烨帮忙推上一把。 明夷要去见玄烨,人到门口的时候,听到屋里有其他的动静,明夷按下心中的激动,等在外面,林兴第一个瞧见明夷,赶紧迎上去,“格格。” “你去与皇上说一声,我有重要的事情禀告,皇上若与诸位大人议完事唤我进去。”明夷并不着急,虽然有心将好消息告诉玄烨,由玄烨安排人推广,亦不需要急于一时。 林兴自来明白明夷最是守规矩,再重要的事,让明夷去打断玄烨和朝臣议事,明夷都不会做。 不过,那么多年了,明夷从未说过有重要的事要禀告,这桩事,不小。 “奴才这就去禀告。”林兴连一刻都不敢耽搁,连忙往里去,在玄烨的耳边说起,玄烨看了屋里的臣子道:“莫不是征知书院有什么好消息?” 多年来,征知书院一而再,再而三的弄出不少的东西来,便于人用,利于百姓,可那些事明夷都没有说过要禀告两个字一回。 有一个擅长经营的乔幽,若是能自行解决的事,明夷都不会愿意麻烦人,眼下明夷立在外面候着,等玄烨将手中的事情处理完,玄烨望向外面,透过窗看到一身素净的明夷立于园中,面上露出的是前所未有的欢喜,轻声地道:“请明夷进来。” 前来与玄烨议事的人,谁也想不到玄烨会下此命令,明夷两个字,朝中何人不知,何人不晓? 眼下人要往眼前来,早些年有人见过明夷的,那些晚来的人,却仅闻其名而不见其人。 如今他们议的是国事,按大清的规矩,后宫不得干政,让明夷此时前来,合适吗? 可是抬眼看向玄烨,不得不叹一句,没有什么不合适的,玄烨想做什么,压根不会征询旁人的意见,见一个人,什么时候见,合不合适,玄烨心中自有思量,断然不会肆意枉为。 明夷被林兴相请之时,一眼望向屋内,“人未散?” 言外之意,人都在里头,这个时候让明夷进去,闹的哪般? “皇上闻格格有要事禀告,便让格格进去,格格请。”玄烨无论因为何故让明夷进去,人家都不怕,明夷来此确实说的都是正事,更无须顾忌,同身后一个胡子有些发白,显得紧张的人道:“不必紧张,你同我如何说的,进去便如何说。” 交代完毕,大步流星的走出去,对于那些臣子打量的目光,明夷全当见不着,福身道:“皇上万安。” 玄烨抬手道:“起身。何事直言。” 明夷看向身后的人道:“多年研究,今日有所得益是为粮种,一年两季之粮种,而且产量是如今粮收的两倍之数。” 若说一开始对玄烨放明夷进来有意见的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