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5页 (第2/2页)
茶馆里谈生意的。” 一想到当年在时迈百货的办公室里,梁少龙把咖啡称作“外国中药”时一脸嫌弃的模样,罗夏至笑着揶揄道。 “你笑,亏你还笑得出来啊!” 梁少龙干脆不装“文明”的派头了,将咖啡杯“哐啷”一声砸在桌子上,把周围的人群吓了一跳。 “你看这个工地,距离你的百货公司才多少米……看着高度,比你的大楼也差不多哪里去吧?” “据说为了赢我,特意把天台上的钟楼造的更高些,比我的钟楼高了十公分,哈哈!” 从这新的百货公司大楼建造的第一天起,罗夏至就时时关注了。 据说这从广东来的李家为了和他“别苗头”特意还请了当初他盖大楼时候聘请的那间营造公司,并且早早就在报纸上放出了消息:这新建大楼将会比时迈百货更大更高更豪华! 并且这李氏百货公司也学了罗夏至当年的做法,大楼还没有封顶呢,就三天两头在各个大报小报上刊登开业促销的信息,有些东西的价格看的罗夏至都怦然心动了。 “你就不操心么,人家都打到家门口了。” 梁少爷毕竟装了蛮久“文明人”了,多少把原来的野性给磨掉了点,生生把已经喷到喉咙口的“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这句话给咽了回去。 “这大马路那么大,谁也没规定只有我罗夏至能开百货公司啊。” 看着热火朝天干的起劲的工地,罗夏至冷静地说道,“再说了,干什么没有竞争对手呢,算算时间也该来了。” 别说百年后整条南京路,乃至整个上海都开遍百货公司和购物中心了,就这条大马路上,理论上这十几二十年里,都应该有好几家百货公司争奇斗艳呢。 罗夏至利用“现代人”的优势,提前引入现代百货经营理念,为自己争取了三年多基本没有竞争力的优越环境已经是“金手指”大开了。 他早就知道这样顺风顺水的日子不会长远,所以当听闻有新百货大楼在建的消息,也就表现得最为冷静了。 “你倒是颇有‘大将之风’。” 梁少龙啧啧两声。 作者有话要说: 拿摩温:就是NO.1的音译,意思是工头。以前在上海的英国纱厂里,排行第一的工头就被称作“拿摩温”,外国人用工头来管理其他的普通工人。我的外婆解放前在荣家的纱厂里做过工,说拿摩温打人可疼啦。 拿摩温在上海话里也有小蝌蚪的意思,用来骂印度阿三,因为阿三头上包着个洋葱头,整个人就像个蝌蚪啦 好啦,一晃一年半过去啦,我们的第一个竞争对手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