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8页 (第2/2页)
荣二府的眼皮子底下, 还能弄出那么多的幺蛾子, 要说金陵这边的族人都是盛世白莲花, 贾敬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不可能。 这次难得有机回金陵, 若是不探查一番, 岂不是可惜了? 一听说不用再死命的用功读书, 贾赦是一千一万个愿意。 他的脑子虽然灵活机变,记性也不差,但就是不喜欢读书,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好在贾敬也不真的指望他进士及第,只盼他有个举人的功名,在读书人面前说的上话便罢了。 不过贾敬觉得,这件事,在贾赦中举之前,就没必要让他知晓了。 来金陵也有一年多了,贾赦虽然大部分的时间都被贾敬压着读书、破题,但也没少与人交际。 毕竟金陵这边老亲多,贾敬要闭门守孝,贾赦总不能再不见人了。 因此,贾赦也很是攒下了一些人脉的。 接了贾敬的指派之后,他并没有去找那些老亲戚,而是请几个本地的同年喝了几回酒,旁敲侧击了一下。 他请的这些人,有乡绅之子,也有寒门贵子。 当然,因着他是有目的,这两类人是分开请的。 这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贾赦几乎用尽了他十七年来所有的自制力,才压住了自己,没有当场失态发作。 护官符? 呵呵,他这个荣国公世子怎么不知道,荣国府还有这么一桩好买卖?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 特么的,他家几代先人拼死拼活,攒的家底儿也不敢这么用! 气死了,气死了,气死小爷了! 一同喝酒的同窗里,自有那会看脸色的,虽然贾赦极力忍耐了,但他毕竟还年轻,难免会露出来一点儿。 有个叫王灿的秀才便道:“天色也不早了,我娘还叫我给她买盐呢,咱们就散了吧。” 王灿就是一个寒门贵子,父母兄嫂一心供他读书,家里穷困,几乎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回盐。 如今,王灿年纪轻轻便中了秀才,便有乡绅慧眼识英,愿意出资资助他读书,家里的情况好了许多。 王灿的老娘过日子仔细,就怕人家只是支持一时,便想着趁着如今有钱,买一些盐存起来,以后慢慢吃。 他这话正中贾赦下怀,贾赦神色一松,笑道:“既是伯母有命,王兄还是快去吧,咱们下回再聚。” 众人就此分别。 却说王灿回去之后,左思右想,猜测出贾赦有整顿族务之意。 他有个表亲,因有几十亩上好的水浇田,被贾家一个族人看上了,威逼利诱,终于是谋了去。 更可恨的是,那人谋了他们的田地,却不肯帮他们交税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