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3页 (第2/2页)
被那些乱七八糟的公式搞到昏昏欲睡。 他时常是被专家们的提问“惊醒”,然后一一解答。 我看着,在心里划掉此前所想。 看来我才是那个彻彻底底的“吉祥物”。 另一部分会议,则把对于“游戏”本质的讨论放在一边,专注于规划我和季宵下一次进入游戏时要做些什么。 “活下去”是必然要求,那在这基础上,我们又能额外做些什么呢? 在这部分,季宵就不只是一个“问答机”,而是真切参与话题。 “按照之前的模型,”康长风提出,“目前为止,每十个玩家中,就有三个人担任着‘传播者’的角色。等到季先生、邵先生下一次进入,可以对模型数据进行一些验证。” 季宵自然答应,但也提出:“但我们的‘验证’,可能会存在一些偏差。” 距离我们与丁珊等人告别,已经过去三十余天。 按照那个“裂变”的说法,三十多天过去,“传播者”的数量仅仅是“十之有三”,看起来似乎少得可怜。但事实上,这已经是让基地中的人很乐观的判断。 一来,在前期的传播过程中,四个“零号传播者”必将遇到很多困难。依照“游戏”此前的状况,玩家们疲于奔命、死伤惨重——厉鬼虎视眈眈时,有一个人告诉其他人,你们只要站着不动,厉鬼就不会杀人,这近乎不会有人相信。 这一时期,丁珊等人能做的,仅仅是尽量保全自己。 要经历漫长蛰伏,才能开枝散叶。 二来,基地医疗组基于“传播说”,提出了一个新的看法。 ——玩家们是会相互吸引的。 医疗组记录了所有“病患”的受伤数据,然后发现,其中两极化的倾向愈发明显。 很多人长久不曾受伤,只是静静地躺着,看起来和寻常病人没什么两样。 也有很多人,三天两头就要重伤垂死一次。断胳膊断腿都是常事,腰腹被洞穿、肠子流了一床也不值得意外。 这个过程中,部分伤者会就这么死去,另一部分则撑到伤口消失的时候,等到下一次重伤到来。 医疗团队会在这些人重伤的时候对他们做简单治疗。但到目前为止,他们都不确定,外界的这些治疗举措,是否真的能身处“游戏”之中的玩家们产生作用。 数学专家不断将新的信息加入模型,更新了此前观点。 模型显示,裂变式的传播会在传播者达到人群中的80%时停下来。这之后,整体死亡率会达到最低点,且不会再下降。 自相残杀的玩家们会惊觉,不知不觉之间,他们已经陷入一个怪圈:往后遇到的玩家,都是与自己一样的刽子手,而非“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