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诸葛乔视角(二) (第2/3页)
说战况如何。 至于中军的大船何时加入战场,诸葛乔的脑子里已经完全想不到这些了,曹魏的艨艟火船虽大半被戈船拦下,到底还有几只冲了过来,这艘船是赵累的座船,火光中的“赵”字大旗颇为耀眼,两侧各有几只千料战船被火船撞上,船上兵卒既要忙着灭火,又要忙着避开友船范围,省得曹老板的连环惨案重现,一艘楼船见了赵累座船露出空档,便冲了过来! “布钩拒!”王醒大喝一声,两边弓手乱箭齐发了一轮,被女墙挡了大半箭雨后,不待第二轮箭雨齐发,楼船便已铆足劲撞了上来! 又是“砰——!”的一声,这次没人顾得上诸葛乔,他结结实实被甩进舱里,头盔撞上柱子,发出了一声闷响。 “矛手!矛手!” “杀——!” 两名军士颇为尽忠职守,见他摔得四脚朝天,滚过来嘘寒问暖,一个出主意,“接舷时打起来可凶了!参军且进下舱躲着!” 另一个立刻反对,“船要是翻了,参军在舱底可不就成了王八!” “……王都尉呢?”船身抖动逐渐平息下来,但甲板上的喊杀声骤然大了起来,诸葛乔脑子嗡嗡乱响了一会,才想起来问这个问题。 “王将军须得杀退贼军,顾不上参军您的!” “……那,老将军呢?” “将军带着亲卫,亦在拒敌!”那个情商高一些的兵士立刻接话,“请参军暂避!这也是将军的意思!” 诸葛参军扶着柱子站了起来,脸上的血液因为羞耻而沸腾起来。 钩拒虽能推拒开普通船筏,但对于楼船这种庞然大物来说根本是杯水车薪,两艘船一旦撞上,敌船铁索铁钩缠住,木板搭上,基本来说,除非一艘船上的兵卒将另一艘船上的杀个干净,否则这两艘船是再难分开了,因此接舷战总是水战之中最重要的战斗方式之一。 只要接舷,管船大船小,龙骨是否坚固,风帆是否牢靠,亦或者还有什么出奇制胜的法宝,此时通通不管用了,白刃战之间,只有生或死! 君子六艺中并无剑法,诸葛亮虽然多才多艺,却从不以剑术名家而称道,诸葛乔自小身体便有些孱弱,同样也不是练剑的材料,但军营之中,哪怕是督粮草的功曹,献计筹的谋士也会亲临前线,甚至如法孝直者,竟能亲当矢石。 这位年轻参军在心中默念了数遍剑术诀窍,拔剑出鞘,一鼓作气便冲了出去。 船上一片混乱,船舷旁的水手使钩拒镰枪,可拒敌在数丈外,但一旦被魏兵搭了板子跳舷过来,长兵器的短处立时便暴露在人前,一名魏兵手持环首刀,接连砍翻四五名蜀军之后,才有人从慌乱中回过神,亦拔出短刃还击,钩拒换刀的士兵越来越多,阻止魏兵上船的人便越少,终于变成了一场混战。诸葛乔拎着剑看准了一名正欲在甲板上放火的魏兵,正暗自壮胆,准备奔过去的途中,肩膀上忽然便被人狠狠来了一下!这一股大力霎时便撞翻了他,待回过头时,只见身后一名满脸是血的魏兵口中喝喝有声,举起环首刀便向他砍了过来! 按照母亲的教导,他若是自恃灵巧,便该翻身闪开,若是自恃力气足以抗衡,也可举剑相抗,最要不得的是倒在原地盯着劈下来的刀光发愣,但诸葛乔此时头脑里竟确实只有一片空白。 既不觉得疼,也不觉得恐惧,他甚至连最在意的“是否给父亲蒙羞”都忘记了,就只是看着那一抹刀光劈到半路,旁边一支矛飞了过来,带着石破天惊般的力量,穿过那名魏兵的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