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6页 (第2/2页)
受了伤, 埃利都人都十分过意不去。他们果真像是承诺的那样,将小哈姆提照顾得很好,给他肿得老高的脚腕上涂上了不知是用海螺还是蛤蜊做的药油, 令哈姆提闻闻自己,也觉得自己像是一枚香喷喷的海产。 而阿克除了照顾同伴之外,就一言不发,始终在“码头”一旁走来走去, 默默观察。 埃利都人现在再也不敢将原木堆在斜坡顶端了, 他们四下里寻找着合适的位置。 谁知阿克过去,只比了一个手势:“你们,把它们……横过来。” 一言提醒, 让埃利都人猛地醒悟:只要将原木垂直于斜坡堆放,刚才的险情就怎么都不可能发生。 “年轻人,感谢你的提醒,你的头脑太灵光啦!” 埃利都人都对阿克十分感激。 谁知阿克继续开口:“其实……你们,从水里捞木头, 不用费这么大力气的。” 埃利都人左右看看:他们这么多年, 都是用纤绳这样从水中把木头捞上来的;费力确实是很费力,但是……有比这更好的方法吗? 年轻的阿克显然拙于言辞,只管伸手比划:“你们, 找这样粗细的原木,四根, 还需要一根木桩……” 现场的材料多的是,埃利都人当即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按照阿克所说的, 找了四枚原木, 再用麻绳将它们扎成了一个“井”字形, 架在一枚固定在斜坡地基深处的木桩上。 纤绳被拴在这些原木上,埃利都人找了四个身强力壮的大汉,每个人选一个方位站定了,朝同一个方向用力推动,纤绳就被慢慢卷在木桩上,水中的沉重原木就这样被一点一点地拖动,慢慢拖上岸来。 果然如阿克所言,用这种方法,拖动同样的原木,埃利都人需要的人手更少,也省力得多。 这下埃利都人看待阿克和哈姆提的眼光更加不同: “年轻人,你们很可以啊!” 哈姆提在一旁插嘴:“那当然,我们可是从乌鲁克到这里来的……” 这个心直口快的家伙一下子就露馅了。 “乌鲁克?你们是从乌鲁克来的?” “不像啊!”埃利都人相互看看,异口同声地说。 早先乌鲁克人曾给他们留下了蛮横不讲理的印象,可眼前这些乐于助人,甚至勇于助人的年轻人们,又与他们的印象完全不符。 阿克在朋友“失言”之后却并无别样情绪,而是请埃利都人继续用新方法作业—— “你们继续,我来看看,这个‘绞盘’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 “绞盘?” 埃利都人相互看看,他们终于知道眼前的这个崭新的工具叫什么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