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出道[娱乐圈]_第12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0节 (第1/3页)

    与文字体裁还有电影不同,不管任何类型的电视剧,或多或少,都得制造“童话”,因为电视剧诞生起,它的根本任务就是讲故事,讲足够有趣的故事。

    很多大人会认为,童话是给孩子看的东西,过了那个年龄当然会明白这是不可能,于是也就脱离童话的掌控了。

    可真的如此么?

    事实上,只要你还相信这世界上存在纯洁的情感、高尚的道德、永恒的幸福。

    那不管你年龄几何,都是童话世界的公民,只是与儿时不同,“童话”会改头换面,在你根本没有察觉的情况下,频繁出现在你的精神世界里。

    这不是件坏事,也跟愚昧、跟无知,跟欺骗没什么关系。

    “童话”让人愉快,让人幸福,让人拥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希望,其实是种好的向往,它象征着人的积极面,人对未来的美好塑造。

    而对“童话”的揭穿反而会是件不快乐的事情,能称得上伟大的创作者都是痛苦的,因为他们在用作品揭穿“童话”是人类幻想之前,他们已经先在精神上放弃了自己在童话世界的公民权。

    情感世界的真实永远是痛苦,寻求这真实是属于痛苦的旅程。

    完全抛弃幻想,直面这真实,需要非比寻常的勇气和天赋。

    这是天才的领域,凡人不必踏足,因为适度幻想有益身心健康。

    不管是什么题材的电视剧,请大家回想一下,有几部没有讲述属于成人的童话呢?

    想想那些干净到一尘不染的情感,不管是爱情、友情还是亲情。

    偶像剧的男女主人公在无菌房中谈恋爱,女主角个个都是当代的灰姑娘,男主角个个都是当代的王子。

    而那些号称正剧的剧作呢?

    请再想一想,里面有没有无怨无悔的道德完人?有没有可歌可泣,无私付出不求回报的母爱?有没有对信仰坚贞无比永远不会动摇的战士?

    这都是童话的变种,不管是何故事,只要它展现出纯洁、高尚以及永恒的特质,它就是广义的童话,这是人类对自身最为美好的想象的集合体。

    人是恶与善的集合体,为了个人也是为了集体的利益,我们当然要摒弃恶,追求善。

    但是请想想看,你个人的真实生活。

    想想那精妙的关于人类恶的总结。

    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色/欲。

    它们时刻围绕着你,像善的本性一样,恶的本性生来有之,天性上的善与恶,会彼此征战,直到生命终结。

    可这些恶的本性,在电视剧的主角身上,你可曾看到过?

    童话即天国,天国里没有恶。

    同样也没有无法终结的苦,电视剧的故事里,苦是通向成功,得到救赎,获得幸福的一个阶段,它无形中暗示,苦总是会过去的,它必有终结之日。

    可我们心里也清楚,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这些都是不可终结之苦。

    善与乐是人生,恶与苦也是人生,电视剧的故事结局,不管悲喜,很少揭示恶的无法消除,与苦的不可终结。

    我们其实生活在善与恶的中间地带,同样生活在乐与苦的中间地带。

    人生的底色不是象征纯洁的白,也不是象征堕落的黑,而是白与黑的交织,是灰色的。

    在灰色的底色上,有人走向黑,有人走向白。

    这灰色,才是最难展现的,而这正是《繁花将尽》展现给我们看的东西。

    《繁花将尽》背弃了以往的电视剧创作传统,顾承欢是个灰色调的庸俗的女主角。

    然而大多数观众是意识不到这点的,他们按照观剧习惯,拥有天然的女主立场,他们喜欢剧情的快节奏、喜欢女主面对各种场面游刃有余的处理带来舒畅感、甚至喜欢她身上的一些小市民特质,因为觉得亲切。

    当顾承欢动用她的所学和洞察力,不留情面地解剖自己遇到的形形色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