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节 (第2/3页)
者在拍摄报道,那修鞋老头接受过近百次采访,隍城公安局长迫于压力,不得不召开记者招待会。 记者招待会前夕,众多媒体架起长枪短炮,久久等候,然而隍城警方没有一个人前来。 隍城公安局长、支队长、胡警官和特案组的意见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隍城公安局长认为应该借助媒体的力量,发布b级通缉令,在全国范围内对雕刻家实行公开通缉。 胡警官的观点是取消记者招待会,凶手落网之前,不适合透露过多案情。 支队长和雕刻家是朋友,熟悉雕刻家的社会关系,他表示自己愿意带领一个抓捕小组去省城,调查雕刻家的落脚点,成功抓捕或者诱捕的希望很大。 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特案组一言不发,包斩哈欠连天,他已经几天没睡觉了,苏眉和画龙都有些心不在焉,梁教授看着案卷,若有所思。 隍城警方请教特案组的意见时,梁教授果断的说道:那个雕刻家不是凶手。 这无疑是一个重磅炸弹,警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犯罪嫌疑人,竟被特案组轻易的否定了。 隍城公安局长问道:如果他不是凶手,他怎么会知道墙内有尸体呢? 梁教授说:只有一种可能,他是一个目击者。 胡警官说:这个雕刻家是一号犯罪嫌疑人,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他,外面的记者认为他就是杀死鲁叔的凶手,他要是无辜的目击者,为什么要潜逃呢?还欺骗报社编辑,发布封有尸体的照片,这么明目张胆。我觉得这是行凶者穷途末路的一种疯狂行为。 苏眉说:雕刻家把墙内的尸体当成是一件艺术品。 画龙抢过话说:当时,支队长叫雕刻家来帮忙,这是一个偶然的因素。如果他是凶手,封尸在墙中,过了半年多,警察又找他帮忙去掉尸体外面包裹的混凝土,这也太巧合了吧? 梁教授说:为什么偷拍照片,明目张胆的发表在报纸上,答案是,他想出名。 包斩问道:还有一个关键的东西,鲁叔手上那枚戒指的来源搞清楚了吗? 支队长翻看了一下走访笔录,说道:那是鲁叔偷的儿媳妇的戒指,具体原因不知道。 梁教授也翻看了一下案卷,说道,明白了,走吧,我们去出席记者发布会。 隍城公安局长不解的问道:你明白啥了? 梁教授说:我知道凶手是谁了。 隍城公安局长说:那好吧,你们特案组去召开发布会,我们不参加,出了事情你们负责! 记者发布会上,特案组为大家上了一堂极其精彩的刑侦推理课。 苏眉用投影仪播放了警方发现的所有物证图片,并做了最详细的讲解,包斩强打精神,列出其中的重点:鲁叔排泄物中的金针菇、凶手遗留下来的弓弩箭杆、手上的戒指等。 梁教授问道:死者的排泄物中为什么有金针菇? 一个记者笑着回答:他吃过呗。 梁教授说:没错,这就是最简单的推理。 一个地质学家不需要亲眼见到塔卡考瀑布,只从一滴水上就能推测出它有可能存在。使用一枚硬币可以测算出月亮到地球的平均距离。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和哥白尼“日心说”就是用推理的形式提出来的。虽然推理的结论不一定是可靠,但却是发现真理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刑事侦查中,推理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刑侦推理是建立在对物证和线索的分析之上,然后做出结论。爱迪生公司爆炸案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推理案例之一,犯罪心理学家布鲁塞尔博士仅仅从凶手的一封匿名信上,就分析推理出这名凶手的性别、年龄、居住地、以及患有何种疾病,最终帮助警方抓获凶手。 梁教授向记者展示了死者鲁叔的戒指,记者纷纷拍照,梁教授问道:说能告诉我,他偷了儿媳妇戒指的原因是什么? 一个记者回答:他可能缺钱吧?拿戒指换钱。 另一个记者说:也可能是当礼物,送给人家。 梁教授说:没错,这两种可能都存在,我们需要排除其中的一种,首先我可以确定的是,被害人的死亡时间是晚上10点左右…… 旁听的支队长摇了摇头,尸体密封在混凝土中,就连法医都不好判断具体的死亡时间,梁教授是如何得知的呢。 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