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7章 认了个师伯 (第2/2页)
:“以正合,以奇胜,守正出奇,不错。看来令尊对你的期望,很高啊!” “言归正传,老夫入长安,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不打算活着离开长安。” “可是,你不一样。” “你先前说,宗师不为人质。可长安城内,武道高手多不胜数,更是藏龙卧虎。你去了长安,肯定处处掣肘。你虽说是宗师,宗师也得讲规矩。” 林元崇说道:“在长安一旦犯法,即便宗师逃不掉。朝廷要对付你,有的是机会。” 王奇说道:“师伯,敌人凶狠,我也不是吃素的。人敬我,我亦敬人。我的观点,一向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林元崇道:“在权贵面前,说起容易,做起来就难咯。” 王奇笑道:“难道我不是权贵?” “哈哈哈……” 林元崇听到后,忍不住大笑起来,道:“你小子,倒是生了一张利嘴。昔日你在东山书院,力驳付延庆。你的诗词文章老夫也看了,真是锦绣绝伦。说起来,你师父收了个好弟子啊!” 自打看了王奇的文章,林元崇就赞许不已。 他膝下门徒无数。 可惜遍寻众人,没有一个能如王奇这般有才华的人。 王奇道:“师伯谬赞。” 顿了顿,王奇试探道:“其实要我说,江九歌的话用在师伯身上,才是最合适的。皇帝,真的值得您如此赴死,不顾一切的前往长安吗?尤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强行去做,最终,极可能是您身死长安。这样的后果,您也甘愿?” 林元崇说道:“老夫尽人事听天命,再者,身为大周之人,自当忠于大周。皇帝无道,但只要老夫劝谏,或许就有转机。如果人人明哲保身,都不去做,这天下,也就更加的乱了。” 王奇听到后心下摇头。 林元崇和崔东山还是有些区别。 崔东山并非愚忠,林元崇却是明知不可为,却还是要入朝。入朝也就罢了,其实这没什么,最关键的是,林元崇一介国子祭酒,却要准备劝谏皇帝。 等于是触霉头去的。 王奇道:“师伯,我还是这句话。皇帝,真值得您赴死吗?” 林元崇摇了摇头道:“皇帝不值得,但大周不能再乱下去。守正,老夫并非愚忠之人,你不必担心。这天下,烽烟四起,流民无数,贼匪乱窜。再不戡乱,大周真的没救了。” 王奇摇了摇头。 或许这就是每个人的坚持。 王奇不赞同林元崇的坚持,但值此之时,能站出来劝谏的人,都值得敬佩。 林元崇忽然问道:“守正,你对皇帝是怎么看的?” 王奇道:“皇帝昏庸无道,这是我的看法。身为一国之主,身系万民百姓。偏偏,不上朝处理政务,反而是沉迷于炼丹求长生。这样的人,不配为大周天子。” 林元崇道:“你倒是敢说。” 王奇说道:“当着师伯的面,也没必要撒谎。” 林元崇听着王奇的话,愈发欣赏王奇,有武艺,才学出众,更有胆魄。 可惜,不是他的弟子。 林元崇说道:“老夫入长安担任国子祭酒,掌国子监。你也在国子监读书,有这个机会,那就好好读书。老夫和你初次见面,没什么好赠送你,便赠你一个小礼物。” 说着话,林元崇自衣袖中,取出一枚印章,交到王奇手中,说道:“守正,这一枚印章,老夫赠你了。” “老师不可!” 就在此时,林元崇身旁,一名中年文士急急开口。 脸上满是冷肃神情。 甚至看向王奇时,那眼神中都多了一抹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