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3页 (第2/2页)
贾代善早就发现了,贾珠在荣府生活的并不恣意,反而有些压抑。 贾瑚在外,人家都称呼一句小侯爷。 贾珠就只是附庸的存在。 贾珠这孩子还很有自知之明,知道二房跟爵位无缘,也知道两房分家了。 他在府里占用资源也不是那么理直气壮。 宛平是他父亲官邸,反而能够培养他的自信心。 小花精手握着祖父的尚方宝剑,住的不开心,主要指找不到好的福宝地修炼,自然就回家来了。 距离也不远,一个多时辰的路程。 再者,宛平县衙不比荣府这么多眼睛盯着。 小花精预备乘着父母忙着安置,先把宛平周边逛逛,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四月十五,二房启程。 因为携带的车架太多,又有女眷,走了两个时辰才到宛平县衙。 县衙的主人是县令。 宛平虽然是小县,却是京县,衙门十分气派。 大门内是仪门,仪门还悬挂着对联:百载烟云归咫尺,一暑风雨话沧桑。 仪门内是五间县衙大堂。 大堂后面是二堂。 二堂也是县令的办公处所。 一般审讯民事案件,召见下属,都在二堂。 三堂是内堂,一般是县太爷的内眷的居所。 然而,县令异地做官,不允许携带家眷。 贾政则不同。 嘉和帝的龙椅所在,就是宛平与大兴的交界之处。 故而,贾政去宛平做官,不算是异地。 王氏母子四人跟着去,也不算违背法度。 且王氏母子们也不预备进驻三堂。 虽然县太爷没有携带家眷,也没有县丞家眷抢占的道理。 王氏母子们,在县衙后面租赁一座三进宅子。 王氏带着家下仆从,押着车马去租赁的宅子收拾安置。 贾政带着贾珠元春拜见县太爷。 为何要带着元春拜见县太爷呢? 这是贾代善的主意。 小花精若是喜欢,就跟着哥哥一起在宛平读书。 家里的小厮丫头出门之后,一律称呼贾珠为珠大爷,元春为元二爷。 元春虽是女子,贾代善不预备把他藏在内宅养育。 贾政到宛平做官,正好是个机会,让元春跟着贾珠一起读书,外出走动,见识人情世故。 县令是县丞的顶头上司。 贾政得先递上吏部的派遣公文。 县太爷过目了,这才算正式报道上任了。 县太爷说一声先回家安置吧,某某日,本县略备薄酒,替存周接风。 小花精因此知道父亲字存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