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馐娇娘(锦宫春浓)_第8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8节 (第2/2页)

   姚珍珠把李宿背回来的红泥用小木板一点一点摊开,把里面的小石块和杂草都捡出来,特别细致地反反复复找了两遍,才彻底干净。

    湖边的红泥本就是湿润的,不需要再和泥,她把干净无杂的红泥放在木板上,反复揉搓起来。

    红泥的手感特别好,又细又软,加一点水就很光滑,还有一点粘性,又柔又韧,在手里随意揉搓,可以捏成不同的形状。

    姚珍珠反复揉泥,一共揉了三块大的泥团出来,然后就开始塑形。

    李宿第一次取回的泥土一共就这么多,姚珍珠只揉了三个大团子,土就没有了。

    他们没有现成的陶窑,也没有石砖山洞可以垒一个简易的土窑,姚珍珠估摸着他们得现烧一个土窑,因此陶锅出窑时估摸有大半都会直接碎裂。

    有用的能有一个,就相当不错了。

    姚珍珠如此想着,手上却不停,很快就捏好三个大小不一的土锅。

    说是锅,也就是个勉强能看的土盆,要不是姚珍珠手巧,估摸着连盆都算不上,放在地上都不能待住。

    她在这忙,李宿那边也么闲着,等姚珍珠把锅捏好了,李宿也背着新一筐红泥回来。

    姚珍珠忙起身,捧着自己捏的最好看的锅给他瞧:“殿下,怎么样?”

    李宿的目光从那歪歪扭扭的“锅”上一扫而过,落到她脸颊上的泥点子上。

    “不错。”

    李宿夸人,顶天就是不错,这个姚珍珠已经摸清楚规律,因此一听这两个字,立即高兴起来。

    她捧着自己捏的锅,左瞧瞧又看看,最后满意:“我真是心灵手巧。”

    她原本是自言自语,这话是对自己说的,但李宿离得并不远,把这一字一句都听进心里去。

    李宿:“……”

    乐观精神值得嘉奖。

    李宿把泥放下,帮她一起把捏好的陶锅坯子放到树荫底下阴干,然后道:“我去找一处地穴。”

    土法子烧陶,最简单的就是在地上挖坑,用燃料烧高坑内温度,把坯子放入之后,上面盖厚重的燃料,可以长时间保温。

    他们要烧的东西不算少,自己挖要挖好久,李宿之前挖泥时已经看过四周,此时再去就是确定哪一处地穴合适。

    姚珍珠使劲点头:“殿下慢走。”

    李宿往前走了几步,突然顿住,回头看她:“莫要乱跑。”

    姚珍珠心里撇嘴,脸上笑意盈盈:“是,殿下放心。”

    殿下可放不了心。

    李宿淡淡扫她一眼,还是转身大步离开。

    等他高大的身影不见了,姚珍珠才吐了吐舌头:“凶巴巴。”

    她嘴里念叨着李宿,手里却不停,又重复一遍刚才的动作,然后把泥土反复揉搓,揉到红泥软黏后,开始做小碗。

    没有碗,吃饭真是太费劲了。

    此处若是有竹林还好,可以用竹筒当碗,然而从山洞往外瞧,目之所及并未有竹林。

    而且山洞前的数目高大,遮挡了远处光景,姚珍珠便没想着费劲儿去找。

    因此,他们不仅要做陶锅,还要做陶碗。

    锅碗瓢盆,才是人生。

    说实在的,自从入宫,每日生活都很单调。

    尤其是进了御膳房之后,她每日都围着灶台,煎炒烹炸,焖煮熘炖,日日都离不开那几件事。

    虽说她很喜欢学习,也喜欢做饭,但日子久了,从心底深处还是会升起一丝丝的厌倦来。

    这种厌倦很轻,很浅,却并非不存在。

    有时候她想,等出了宫,她寻到哥哥之后,兄妹两个开个酒楼,她定要没十休一,那一日可以舒舒服服在家躺着,也可同哥哥一起出去游玩,归根结底还是要让自己高兴。

    没什么比高高兴兴过一辈子重要。

    然而,随着师父出宫,一切眨眼间便改变了。

    她选择了毓庆宫,有了一方新天地,认识了许多人,也见到了更多的事。

    刚去毓庆宫的时候,姚珍珠绝对想不到,自己未来的某一日,会坐在无人的山谷里,为一日三餐努力。

    山谷里的生活肯定比不上毓庆宫,没有宫人伺候,没有锦衣华服,她也不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却似乎更快乐。

    这里的天很高,很蓝,宽阔得没有边际。

    坐在这里,可笑看云卷云舒。

    阳光透过树荫,丝丝缕缕招摇下来,光缕中的灰尘纷飞起舞,折射出七彩的光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