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4页 (第2/2页)
诧异道:华娘子是来看望陶学录的? 看到华琬点头,仆妇又道:陶学录已经带小陶离开工学堂了,怎么没与华小娘说吗? 华琬愣愣地摇头,没有与我说呢。陶婶娘和小陶去哪里了? 去哪小的也不知道了,毕竟学录大人不说,我们也不能去问。仆妇见华琬一脸迷茫地站在树下,心里一软,华娘子,要不你进去看看,说不定陶学录有留书信与你。 谢谢嬷嬷。华琬一躬身,风也似的往置物房跑去,她认为仆妇是在与她开玩笑,婶娘一字未与她提过,怎可能走呢,而且前几日小陶还说她不来是蛤蟆。 到了置物房,华琬一眼看到房门上的大铜锁,院子里除了小鸟的叽叽喳喳声外,安静的似无人烟。 华琬绕着置物房找了好几圈,果然哪都没人,廊下的八角宫灯被风吹的左右摇晃,看着随风四散的宫灯穗子,华琬眼泪忽然就落了下来,婶娘明明答应过她,她没地方去了就回来置物房的,可现在婶娘和小陶不见了,她也不知道要去哪里才能找到她们。 华琬一手揉着眼睛,另一只捏着糖人和冰糖葫芦的手一直在发抖,许是捏得太紧的缘故,指节都开始发白。 别哭了。 耳边忽然响起清澈到令人叹息的声音,四周更加寂静无息。 华琬知道是谁,擦去泪水,转向声音的方向,难过地说道:甄大人,您也来探望陶婶娘吗,可陶婶娘不在置物房了,她和小陶一起离开了。 我知道。赵允旻第一次看到华琬哭的这般伤心,他不知道这孩子究竟是坚强还是软弱,不过不重要,因为坚强如他,在见到华琬眼泪的一刹那,心就化了。 赵允旻走到华琬跟前,拿出一方绣了一角修竹的白色锦帕,轻轻拭去华琬眼角的泪水。 都是我不好 赵允旻嘴唇噏动,浅浅的气息落在华琬耳边,华琬听不清,泪眼朦胧地看着赵允旻,甄大人在说什么? 第100章 陪伴 赵允旻没有回答,牵过华琬还沾有泪水的小手,往庭院的竹亭走去,婶娘会回来的,不用怕,往后我会照顾你。 声音温柔清亮,好似在桃花瓣上滚动的露珠,滴答一声,落在华琬心间,一圈圈涟漪不期然地散漾开去。 甄大人,你知道婶娘带小陶去哪了么?华琬跟着赵允旻在竹亭坐下。 赵允旻摇了摇头,但心里隐约知道陶婶娘离开的原因,他未料到婶娘会如此执着这件事情,在他看来,甄家能不能得父皇的原谅一点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要拿回属于他的东西。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到那时候,他自然会替甄家洗清冤屈,替甄家正名。 婶娘为他雕琢的山水纹玉笔架被他安放在了偏殿八宝橱的最高处,绕京而生的玉笔架山岭巍峨,水势雄浑,对于婶娘而言,那方笔架大概展现了她内心深处对皇权的敬畏。 纵是因为甄家和母妃,婶娘对龙椅上的人心存怨怒,但敬仰和畏惧却一丝不少。 罢了,婶娘定是心意已决,不想听劝,不想心生动摇,否则不会一声不响地离开,连他和华琬都不知晓,甚至连一点察觉都没有。 赵允旻有考虑过是否要动用苍远盟来寻婶娘,婶娘年纪大了,一人在外奔波,他也不放心,可如今苍远盟的兄弟都被安排到富宁路,留京的几位皆在经营苍松堂,京中芜杂之事甚多,几乎无人能再分出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