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1页 (第3/3页)
晓,因怕影响士气,再不敢传扬出去,驻扎于江畔的牛首山,却发了密函过来,征询我下一步的意见。 这件事带给我的惊骇尚未平定,邺都的眼线又传来消息。 北魏皇太弟拓跋顼,于十二月初八,亲率八千jīng骑赶往南方。 拓跋顼在魏的地位与我相若,拓跋轲征战,他应该留守于邺城,安定后方才对。 须知邺都距离江水又远了,不像宁都紧邻江水,便是京中有所异动,前线征战的梁军也能很快有所应对。 无法猜测拓跋顼突然南下的用意,但我确知如今南梁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 不管用什么方式,我必须尽快将魏军赶得远远的,至少,要先保江南的安稳,将萧彦带回宁都休养。 将现任丞相的崔裕之、大学士宋梓、重臣晏奕帆、唐寂等人召来,也不说萧彦病重,只说拓跋顼率八千骑前来南方,居心叵测,因此我要亲自带领宁都剩余的两三万兵马前往牛首山相助。宋梓等人虽是不解,但见我主意已定,也只得罢了,和我立誓稳住京中形势,确保人心安稳。 众人散后,晏奕帆却留了下来,悄悄地劝我,让我留心防备太子萧桢趁我和天临帝都不在时有所动作。 金甲凛,素影弄银戈(一) 其实这也是我的一个心病。 说到底,我是个女流之辈,无心当什么皇帝做什么至尊;便是当了,引起一堆须眉男儿的不满,那位置也做不稳。 但我目前的地位,却不容我有所退却。 如果萧彦出事,萧桢再庸懦无能,也是名义上的帝王,总会渐渐聚集他自己的力量,甚至寻找机会对我不利。如今的局势更是危急,如果我和萧彦都卷入江水和牛首山的战役中,他可能在京中坐大,也可能找机会将我们置于险地,确保他未来的江山安稳。 我问晏奕帆:你应该有了主意了吧? 晏奕帆笑道:下官是个文臣,哪来什么主意?不过公主是个娇滴滴的女儿家,哪里经历过这些战事?倒是太子殿下从小儿跟在皇上身边征战,胸中颇有丘壑。 我笑着令他退下,转头令人去告诉太子,让他收拾一下,预备第二日便带上他的亲信部属,和安平公主一起前去牛首山,辅佐天临帝退敌。 临行前一晚,我又去见了萧宝溶。 他一身雪色的裘衣,正持一卷书,凝立于闲月阁二楼的窗边,高瞰着窗外的冬日夜景。 繁云破后,素月冷冷,一弦金钩。金碧辉煌的皇宫清寂如一张张单薄幽暗的剪影重叠着,看不出白日里的气势巍峨来。 三哥! 我低低唤他时,他才放下了书卷,回头冲我微笑:咦,阿墨,怎么这时候来了? 我不由脸一红。 看望他的时候本就不多,只因刻意地要避些嫌疑,更不会在这样的深夜前来。 一则不想让萧彦猜疑,二则我自己心里也在下意识地回避着一些事。 他毕竟是我名义上的哥哥,而我,什么也没法给他,什么也给不了,只除了眼前看来花团锦簇的锦绣生活。 轻咳一声,我笑着掩饰我的不安,拉着他的袖子,将他从窗口牵开,问道:三哥,这么冷的天,你站在窗口做什么?本就身体不好,再给chuī病了,该如何是好? 萧宝溶微微一笑,竟如月光般苍白清淡。 他道:什么如何是好?人世间的尊贵与微贱,超脱与流俗,三哥什么没经历过?如有幸,则随缘活着;如不幸,则便归于尘土。来处来,去处去,也没什么了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