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新营 (第3/3页)
起吕霖,满脸笑容道:“兴泽不必拘礼,此地仅你我二人,以后来看望朕,不必在外候旨,直接进来即可。” 没想到献帝说这话,吕霖赶紧拜谢:“谢陛下,只是祖宗礼法不可废弛,虽陛下开恩,臣亦不敢僭越君臣之礼!” 献帝很满意吕霖的回答态度,命杜由吩咐御膳房准备晚膳,随即拉着吕霖一起下棋。 一局完了,吕霖险胜,献帝并不气馁,与吕霖一同用晚宴,吕霖这才开口:“禀陛下,臣还有事启奏,请陛下决断。” “兴泽不必多礼,直言即可。” “谢陛下。”吕霖斟酌迟疑片刻,才开口道:“臣请陛下允许于太学院之侧开设工农学院,教授工程、机械、农学、天文等课程!” “是吕将军之意还是兴泽之意?”献帝迟疑不决,开口试探吕霖。 “禀陛下,乃臣之意,父帅不准,故臣求见陛下。” “为何设此学院?” “乃为天下繁荣昌盛,百姓更好收成,陛下尽早平定天下!”说的大义凛然,献帝也不知道有几分真假。 “兴泽此言何意?” “禀陛下,若设工农学院,可请能工巧匠教学讲授,必能有所创新研发!军事器械可助天子之师平定天下,新农耕用具可助百姓方便耕种,所能再兴修水利,改进丝绸纺织等技术,百姓生活必然更为殷实富足。彼时即便大军不出虎牢关,山东诸侯亦拜服陛下盛威!” 献帝听的激动,若依吕霖之言,年之内,二都必会成为极其富庶之地。天下俊杰与财富聚集洛阳,那些诸侯还不归附?到那时谁敢不听从天子号令?只是众卿会呼应么? 自古以来,只有书院,授诗文、歌赋、礼乐、兵法、政律甚至数术,以彰显儒道正统,从未有工匠、农作、水利等方面的学院,农、工、商之地位亦不可与士子并列。“兴泽言之有理,然从古至今并无此先例,恐诸卿不允……” “正是由于从古至今无无先例,才出现如袁氏、王氏、陈氏这等士族呀陛下!”如今献帝最痛恨之人便是吕布,其后便是袁氏兄弟。 “好,朕明日在朝会提及此事!”如今袁氏兄弟这么大的影响力,献帝绝不允许再出现这般威胁到自己的士卒。 近日献帝一直在看史书,大汉四百年皆是由外戚、宦官和士族左右天子,宦官与外戚把持朝政,但像霍光这样的士族领袖,却能罢免天子!如今没有宦官、外戚之害,却有士族之忧,若能因此提拔一批寒士,朕才能安心! 献帝想法也正是吕霖想法,只是贾诩之前便告知吕霖不能心急,然吕霖却没有对献帝说这话,得罪人的事儿,当然得你这个天子来做!你不将人得罪完,我如何拉拢人心? 并非得民心者得天下,而是得臣心者得天下!民只求丰衣足食,才不会管何人当朝。 翌日早朝,张邈做完“年度总结”之后便一片寂静,众人等待献帝宣布下朝之时,献帝突然开口:“如今二都重建,大兴土木,需要大批才俊、能工巧匠,不知诸卿有何妙计?可为真网罗人才。” 群臣皆闭口不言,没几个人知道献帝想表达什么。献帝没什么表情,继续开口道:“既然诸卿无计策,朕倒是有个法子,可为京都收罗各界人才。” 看着群臣抬头一脸错愕,献帝继续开口道:“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皆为经典,自本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今朕欲扬百家才学,建工农学院,学习工匠、农业、水利等技,诸公以为如何?” “陛下!尊士重儒乃先帝所立,陛下若因为一时之难而舍弃此道,恐天下士子寒心啦!”遇到这种事情,最先跳出来的便是孔融。 “太常言之有理,望陛下慎重!”随后开口的是陈宫,众臣被献帝搞得有些懵,这下孔融与陈宫这两个对头站在统一战线!也就是说献帝与整个朝臣为敌…… “如今乱世,当随机应变,臣以为可设学院培养能工巧匠!然儒道大途,必然是其他流派不及,仍不影响儒道之尊。陛下意儒道为尊,百家为辅,又有何不可?”献帝目光投过来,吕霖正要出列,赵温率先出列开口。 虽然赵温亦不赞成献帝的意见,但是只要陈公台反对的,他赵温就要支持! 哪里是在议政,分明是党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