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良知 (第2/3页)
很有影响力,北鲜卑与袁绍休战了! 郭嘉是嗅觉极其敏锐的军师,虽然猜不到袁绍用了什么方法令北鲜卑罢兵,但用脚指头都可以想到,北鲜卑八万骑南下,定然不会溜达一圈就回去,既然不向袁绍发难,莫非去和乌丸较劲?乌丸在幽州北,他们来并州闹腾什么?既然袁绍与之议和,那么北鲜卑只能找吕布的不自在。八万鲜卑骑加上北胡两万骑…够吕布喝一壶好的… 这还不算,一旦八万鲜卑骑向吕布施压,袁绍便空出十二万大军,即便再向颜良、麴义增援两万,向青州增援两万,剩余的八万精兵,也该进兵并州了吧?两年时间,杨奉已经拥有近三万士卒,上党郡完全掌握在他手中,随即又将兵力往西河郡渗透,打算将太原郡全包围,然后一举拿下晋阳谋取整个并州。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恐怕过不了多久,杨奉便会收到袁绍六万大军支援晋阳高干的消息。 杨奉要是能有与袁绍抗衡的能力,他就该叫杨大眼了!一旦杨奉战败,臧霸在左冯翊的一万军够袁绍蹂躏么?如今河内、河东二郡最多能调集的军士不足两万,加上臧霸一万士卒,也不是袁绍之敌。 郭嘉探听到这样的消息,便建议吕布调度部分兵马回去,结果吕布在谷罗城一代打的太开心收不住势,只是着令张辽、徐晃二将带本部骑回军支援。并非吕布不知道袁绍的意图,他只是自信自己能够一举击溃鲜卑蛮夷,然后从后路夹击袁绍,一举拿下并州。 恰恰郭嘉也很喜欢这种冒险活动,所以没有反对。虽然袁绍会有近八万大军出现在上党,但也不敢贸然进兵司隶,毕竟天子在这里。袁术已经谋反了,袁绍可不能布袁术后尘,否则曹操就顾不得袁术反手进兵青州。 郭嘉写信的意思是告诉他二人,如果袁绍进兵上党,一定要支撑好别把上党丢了,当然杨奉将军最好在之前死在抵抗袁绍的长子城外。什么第一军师,说好听点叫兵行险招,说不好听就是他和吕布恣意妄为!反正袁绍不会打到河内,上党一线折损越严重,吕布回军击退袁绍时越加光芒万丈!好吧,郭嘉就是为了那一圈猪脚光环,写信告知吕霖与陈宫死死抵抗袁绍。 但是吕霖不想这样,若吕布不能短时间击退鲜卑,在上党郡必然折损非常严重,都是大汉的将士们啦!坚守上党?区区两万人如何坚守上党,抵抗八万河北军?说是坚守,实际上与赴死何异? 让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们白白送死,还是吕霖亲自送上去的,这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即便再降低道德底线,吕霖的良知也会谴责自己,如同一年多以前刚刚得知伏皇后滑胎的消息一般,心里建起一道过不去的坎。 无论是当时因为权力斗争而无辜死去的伏皇后肚子里未满三朝的婴儿,还是如今因为吕布的权势,因为更大的利益而要到上党赴死的近两万士卒,吕霖都满怀愧疚,因为他们本不该死的,本可以不死的,他们是无辜的!却因为一些与他们无关的事情,他们死于别人的计谋之中。 吕霖愣了好一会儿,缓缓抬头看着陈宫,陈宫是一个有道德标准的人,这也是吕霖敬重他的原因。终于,陈宫犹豫许久,最终抬头迎上吕霖的目光,依旧不苟言笑的神色,眸子却很清亮,他开口道:“此事,还是依奉孝之言!” “诺…”吕霖恭敬拜礼,忽然觉得不对,还是他听岔了,愕然抬头道:“先生方才说,依奉孝之言?” 陈宫没有开口,只是微微点头,看不出他眼里是落寞还是…脸上表情也没有丝毫变化。 “请教先生,为何如此?”吕霖还是接受不了这个事情,陈宫为人正直,怎会同意郭嘉的想法?就因为吕布是主公,所有人都应该迎合主公的心情?陈宫不是这种人,他从来都没有迎合过吕布的心情,为何这次? 肯定有哪一环节没有想到,陈宫为何会支持郭嘉的想法?郭嘉又怎会有这般荒诞的想法,郭嘉为何不规劝吕布?还有郭嘉为何要陈宫与吕布一同查看这道消息!前面几个问题吕霖都没有想明白,但是最后一个问题吕霖想明白了,因为郭嘉猜到依照吕霖的性情定然不同意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