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8节 (第4/6页)
徐进弹幕绝对是个技术活。包括弹道测定、观瞄、指挥、通讯等等一系列相应措施,只有这些细节得到保证,火炮的数量形成规模优势后,徐进弹幕才具有可操作性——否则,各种弹道不同、射程不同的火炮难保成为无头苍蝇。负责指挥炮兵的不是别人,正是国防军炮兵达人邹作华。在他的指挥下,大炮就像他的手臂一样伸展自如,指哪儿打哪儿。 日军原本想按照日俄战争时的经验,进行坑道作业,以减小大炮对己方的伤亡。可是眼下丹东一带的气温是零下十五度,土地冻得比石头还硬,哪里挖的东??于是国防军的炮弹一寸寸地推进,像是要把整个大地都掀翻起来一样,无数的弹片在坚硬的土地上来回乱飞。在震耳欲聋的轰隆中,日军无处藏身,死伤惨重。 “帝国勇士们,我们的长眠之地就在这里了!大日本帝国半载,天皇半载~!”副队长小早川继成高举武士道,大声吼叫道。没人知道小早川继成当时的想法是什么样的。但是许多日军士兵都亲眼看到一幕让他们永远都无法忘记的景象:一名日军军官挥舞武士刀,率领一帮无所畏惧的勇士发起了半载冲锋。然后,原本漆黑一片的虎山半山腰之间冒出了象星星一样多的亮点。每一个亮点都是一个机枪碉堡,冰雹一样扑面而来的子弹将勇敢无畏的小早川继成和日本士兵们一起打成了筛子,而那把在月光下闪着阴冷寒光的武士刀,也最终成为了一名中国将军用来向他的同伴炫耀战功的战利品。 349中国的机遇期 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欧洲和朝鲜的时候,在中国大陆的福建省对面,那个名叫台湾的宝岛上,一场反抗日本侵略战的抗争正在暗中发酵。台湾自从甲午战争后。一纸关条约令她成为了日本殖民地。从1895年开始到1915的二十余年。台湾人民进行了无数次地抗日斗争。二十年中。有超过四十万的台湾忠义男儿被杀害。至1915年的西来事件截止。从此台湾地武装抗日斗争基本偃旗息鼓。 这一次,再次决心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义士名叫余清芳,又名青芳,清风,字沧浪,台湾屏东市人。余清芳祖籍闽南,后迁居台湾屏东。他生于光绪五年(1879年),15岁时,日本强占台湾,余清芳由学塾转入日文学校。20岁时考取了警员,在冈山(阿公店)任职。余清芳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他看不惯日本警察欺压自己的同胞,常常与日警发生冲突,不久则被调往凤山,不料凤山的警所更为残暴,余清芳反抗得也更加强烈,最后,他终于遭到当局的开除。离开警界后,他参加了佛教团体,到处集会结社,发动群众反抗日本统治者。余清芳成了日本当局眼里的危险人物,他们将其抓捕入狱,一关就是两年。出狱时,余清芳已32岁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了,接着中华民国诞生。余清芳受到极大的鼓舞,他决心为台湾摆脱日本的统治而进行武装斗争。于是,利用台南西来庵的佛教信徒出售符禄,为抗日举事筹得一笔巨款,并暗中招兵买马,准备起义。余清芳同时宣称日本据台20年,气数已尽,余清芳受中国大总统的指示,在台湾起兵抗日,还说中国将派大军前来支援。 事实上,余清芳却是派了他的得力助手台中人罗俊到福建来寻求支援。福建都督刘冠雄哪敢做决定?于是敷衍道:“此等大事,非我能决。”同时,刘冠雄也不敢怠慢,赶紧秘密将罗俊送到北京,一切全凭大总统定夺。 “我军在海战和陆战上占尽优势,如果大总统能趁这个机会收复台湾,那就是不世之功勋,大总统的威望将如日中天,无人能撼动。南方那些听宣不听调的军阀们也将乖乖授首。”少壮派力主出兵收复台湾。 徐天宝心里何尝不想?不提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神圣,台湾对于中国的军事战略地位本身就是举足轻重的。如果当初台湾在徐天宝的手中,那么对日海战中封锁台湾海峡的可能性将无限增大。有了台湾作为屏障,东进封锁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更是轻而易举。那样,日本的海运生命线就会遭到致命的打击。 可是,如果现在这么做了,而且成功了,那么东亚的战略平衡就会被打破。英法美等列强会有多么剧烈的反应?他们还会袖手旁观吗?另外,眼下中国最重要的任务,是抓住一战这个战略机遇期,把中国从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过度。而且,目前的财政赤字已经达到极限,如果贸然扩大战争,不仅是穷兵武的败笔,更极有可能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