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8节 (第3/3页)
几分动摇。 再加上施粥施药和入籍分田这两件事打下的好基础,郗归如今在三吴的名声可谓好极。 百姓们恨不得给她设庙立祠,对于她麾下北府军的种种说辞,难免会更信几分。 消息传开后,几个年轻人思来想去,终于鼓起勇气,趁郗途领着部将们带头做农活的工夫,跑去田间求证。 郗途听了他们的问题,笑着擦了把汗,指了指旁边草棚外张贴的布告。 “你们可知那是什么?” “安民布告呀。”一人不假思索地说道,“大军来的那天,附近就贴上了好些这样的布告,军中的兄弟还念给我们听了哩。这布告好记得很,我们现在都会背了。” 郗途听了这话,笑容更甚了几分:“既然如此,那你且说说,这布告上讲的东西,北府军可是都做到了?” 布告白纸黑字,以四言民歌的形式,规定了北府军与三吴民众相处的种种纪律,譬如“爱护百姓”“买卖公平”“不得扰民”“严禁欺诈”“犯纪重处”等等。 “做到了做到了!”另一人高声插嘴,语气很是激动,“再没有比咱们北府军更好的军队了,郗将军不仅没抓壮丁,还给我们这些人付工钱。你们来了这么些日子,我等从未听说有何扰民行凶的恶行。” 郗途听到这里,严肃地点了点头:“军令如山,这纸上写的,便是我们的纪律。我等既将北府军军户的待遇公之于众,那就绝对不会骗人,否则一律以欺诈论处。” “欺诈?” 人群中传出了一道惊诧的声音,他们活了这么多年,早已习惯了官长们的特权,从未听谁说过,将军竟不能欺诈小民。 可北府军是如此地与众不同,百姓们想到军中的纪律,想到自家分到的数亩田地,不由对郗途所言更信了几分。 一人鼓起勇气问道:“郗将军,北府军的军户是不是真的能有军饷拿,不必自己准备武器跟藤甲?” 其余人也纷纷开口提问。 “我若战死沙场,家人真的会收到抚恤金?北府军还会帮我把孩子养大成人?” “若是在战场上伤了残了,每个月也能领一份钱粮?” “徐州人真的不会瞧不起军户吗?” “娃娃们都能读书识字?还能学手艺?学校当真不收钱?” 越来越多的人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着。 郗途不得不让士兵出面维持纪律,以免大家太过激动,踩坏田间新插的秧苗。 他一一回答了百姓的问题,到最后,众人的神色都有明显的松动。 “让一让,让一让!老伯麻烦让让,容我过去一下。” 嘈杂之中,一道清越的声音响起,越过拥挤的人群,传到了郗途耳畔。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便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挤过人群,站到了郗途面前。 她的脸颊通红通红,额上带着汗珠。 方才的奔跑显然耗费了她太多的体力,以至于此刻不得不深深地大口呼吸,以便平复状态。 一个年轻人皱眉问道:“喜鹊,你一个女娃娃,跑到这里来捣什么乱?我们可是在跟郗将军说要紧事呢!” 那女孩冷哼一声:“我自然也有要紧事要问郗将军!” 她用力转头,只留给那青年一个后脑勺,自己则殷切地望着郗途,眼里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郗途骤然看到一个女孩出现在自己面前,不免往后退了两步,等到拉开一段距离后,才尽可能和蔼地问道:“你有什么要问我啊?” 喜鹊看着郗途,深吸一口气,朗声问道:“郗将军,我听说北府军的家眷,都住在一个叫作军里的地方,那里所有的军人子弟,无论男女,都可以进入军里的蒙学读书,甚至还能考去徐州书院,这些都是真的吗?” 郗途郑重点头:“绝无作假。” 喜鹊下意识地嘴角上扬,但很快又按下笑容。 她轻轻吐出一口气,再次开口确认:“女子也能去这蒙学读书,考进徐州书院吗?” “自然可以。只要是年满七岁,且还未成年的军人子女,就都可以去读书。徐州已经广建蒙学,再过几年,就算并非北府军将士的子女,也都可以入学读书。”郗途说完这句,特意对着喜鹊强调,“无论男女,都是一样的。” 喜鹊不可置信地看着郗途,她的面孔仿佛被施展了什么减速术法似的,缓缓地咧开嘴角,绽出一个大而无声的笑容——郗途觉得她简直要哭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