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9节 (第1/2页)
“若是削了,你燕府兵权分散,诸藩皆以为是陛下想要削藩。” “若是不削,给了你一护卫兵马,那你燕府便有四护卫,兵马二万有余。” “加之燕王深扎北平、辽东、大宁多年,北平及大宁辽东二十余万兵马皆归他节制,一旦朝廷拿你燕府不下,燕王顺势便可号召二十余万北地兵马南下,东宫何能不惧?” 冯胜说罢,转身继续练剑:“短于人情者,难以在庙堂立足。” 冯胜似乎在说朱高煦,又像是说他自己。 朱高煦听后也明白了冯胜的意思,眼下的自己最应该做的就是向朱允炆靠拢,哪怕朱允炆给了自己一张老虎椅,自己也得硬着头皮坐下。 自己坐下不是为了让朱允炆高兴,而是为了让朱元璋高兴。 想到这里,朱高煦对着冯胜抬手作揖,而后继续练武。 不过在练武的同时,他也在想到底怎么样才能让朱元璋和朱允炆同时高兴,以此不会针对自己。 第72章 小鬼难缠 “铛…铛…铛……”初二清晨,伴随着晨钟作响,朱高煦如昨日般身着盘领袍,骑着赤驩便向西华门赶去。 灰蒙蒙的街道上,来往的都是赶着上朝的臣工。 他们瞧着骑马前往西华门的朱高煦,脸上不免露出几分诧异。 朱高煦入武英殿协助理政的事情早已传遍了朝野,但武英殿理政的时间是在早朝结束后,也就是辰时。 如今不过卯时,朱高煦起这么早前往皇宫,很难不让人浮想。 不过,他本人并未在意这些人的目光,因为他清楚自己不会与这些人有什么瓜葛,最少在未来的几年内是这样。 他乘骑赤驩来到西华门,交出自己的令牌和赤驩后,便步行向着武英殿赶去。 由于没有象辂可坐,这二三里路只能由他走着去。 他之所以来这么早,为的是确定一件事,那就是朱允炆是不是在嫉妒自己。 如果朱允炆嫉妒自己,那他肯定会一改往日作息,提前去武英殿表现自己。 “殿下……” 这么想着,朱高煦也花费一刻钟走到了武英殿前,并得到了殿前班值兵卒的行礼。 “果然……” 入殿后,朱高煦第一眼便看到了已经点燃的香炉,而偏殿内也充斥着忙碌的身影。 他深吸一口气走进偏殿,此时朱允炆正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面前的二百多份奏疏堆积如山。 “燕府二子煦,见过太孙……” 朱高煦开口作揖,隔着七八步和朱允炆打了一声招呼。 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招呼声,朱允炆也愣了愣,随后抬头看向了门口。 在那里,朱高煦躬身作揖,举止得体。 望着他,朱允炆并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反而是露出笑容:“煦弟今日来的有些早啊,皇爷爷还在早朝。” “臣弟来与太孙学习理政,以便日后去了北边为大明守土,为朝廷节省钱粮。” 朱高煦没有一句话提到朱允炆,但却字字都是朱允炆。 家天下的时代,不管是大明朝还是朝廷,这些都是老朱家的东西,也是朱允炆的东西。 “呵呵……煦弟过来坐下吧,一直站着像什么话。” 朱允炆笑着抬手示意朱高煦过去,脸上的笑容看上去很满意,但实际上怎么想,除了他没别人知道。 “遵命……”朱高煦应了一声过后便走了过去,左右的东宫太监也搬来了椅子让他坐下。 朱高煦就这样坐在朱允炆的侧边,距离他手中处理的奏疏也不过二三尺距离,能看个清楚。 “煦弟在旁边看就是,若有不懂的便问我。” 朱允炆笑了笑便低头处理政务,朱高煦则是在旁边观摩,试图从中看出朱允炆偏向的处理方式。 他简单看朱允炆处理了一些政务,总的来说,朱允炆对于政务的处理方式还是比较听从建议的,并不会胡乱指挥。 不过,在这其中朱高煦也会看到一些地方官员做错后,朱允炆毫不留情的斥责对方。 “能听意见,但接受不了对方无用功。” 朱高煦给出了自己对朱允炆的评价,而被观察了一刻钟的朱允炆似乎有些疲惫,放下笔后喝了一口茶。 这会儿他才从政务中走出,想到了自己身边还坐着一个朱高煦。 他转过头去,脸上笑容和睦:“如何?煦弟可有什么不懂的东西?”“自然……”朱高煦也是连忙摆上笑脸,然后投其所好的说道: “我观奏疏中,地方官员对朝廷政策多有阳奉阴违的现状,就是不知道为何太孙只是斥责他们,而不是严厉的惩处他们。” “煦弟也这样觉得吗?”朱允炆眼前一亮,对朱高煦的讨厌削弱一分的同时,他给出自己的回答: “我此前也觉得要严厉惩处他们,但皇爷爷说惩处无用,换个人来亦是如此。” “地方官员们没有按照朝廷的旨意做,并不是他们不想做,而是地方上的乡绅胥吏不想做。” 朱允炆拿着一份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