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6节 (第1/3页)
朱元璋与朱高煦四目相对的同时眯了眯眼睛,语气带着几分狠腹。 这一瞬间,朱高煦只觉得脑中乱作一团,早早想好应对的话语话术全然忘了个干净,直到几个呼吸后他才强装镇定,作揖回答: “爷爷,孙儿说的是再过二十几年,卫所制便会走向下坡,随后再过二十几年便会不堪大用。” “您了解隋唐的府兵制,自然应该知道隋唐府兵制的问题所在。” “隋唐府兵制有的,国朝也有。” 这是朱高煦难得壮着胆子,顶着朱元璋给予的压力,同时给出自己回应。 面对朱高煦的回答,朱元璋收回了自己的目光,转过身去继续向宝顶前进:“继续说。” “是……”朱高煦松了一口气,跟上朱元璋背影的同时也给出自己的看法: “孙儿觉得,卫所制需要保留,但用的地方得是收复的地方。” “诸如那辽东以北,隋唐两宋时能养活数百万渤海、契丹、女真人,那为何不能养活汉人?” “待日后北边安定,朝廷就可以在当地设立汉人卫所,移民实边来戍守当地,隔绝朝鲜西出的可能。” “还有那三宣六慰之地,既然已经归降我大明朝,那自然也可以在日后西南人丁兴旺的时候趁机介入,将此地彻底郡县。” “除此之外,还有西……” 朱高煦的话还没说完,朱元璋便再度停下脚步,打断他话的同时,也转头瞥了他一眼: “我还真是没看出,你小子居然有这么大的野心。” “额……”朱高煦略微语塞,但很快笑脸回应:“孙儿日后是边塞的郡王,自然要为大明开疆拓土。” “若是我与父亲他们将疆域开的远些,那内地就安全些,江南的百姓自然也就愿意前往了。” “话虽如此”朱元璋沉吟数秒,却又转身前进,同时背对朱高煦说出自己的见解:“疆域打的太大,治理起来也困难。” “你小子回去给我翻翻史书,着重看看汉唐。” “那汉唐也曾跨越西域,打到河中去。” “可结果呢?留下的疆域又是何种风光?” 朱元璋的这一席话让朱高煦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因为面对这个问题,他确实回答不出来。 汉唐虽强盛,但过后的疆域却是收缩的,这个毋庸置疑。 相较于西汉,东汉在西域的掌控力度减弱,并且失去了河套。 西晋较之东汉,更是连辽东、并州、陇右的掌控都极大削弱,大量胡杂混居当地,治理,困难。 至于大唐,其后期的局势更是不必多说。 这些强大的王朝都在辉煌时将版图极力扩张到了最大,却又在国力衰弱时不断丢失领土,到最后甚至还不如建国之初。 显然,在朱元璋眼里,这些王朝的开拓办法是不可取的,反观他的卫所制才能极大的巩固边疆,稳定大明基础疆域。 事实也证明,在卫所制下,不管庙堂如何内斗,大明腹地的太平光景依旧是历史王朝之最。 明初有汉唐的景象,但走的路子却大不相同,属于一步一个脚印,夯实了疆域再继续前进。 大明的制度,本身就是汲取了两汉唐宋的优缺点改进而成,稳扎稳打便不会出错。 如果不是土木堡之变后武风不振,大明的疆域恐怕还会不断扩大。 了解清楚朱元璋的意思,朱高煦也连忙解释道: “孙儿自然知道其中道理,因此孙儿也不会盲目的去开疆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