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87节 (第2/2页)
这方面他们技不如人,让朱重八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当领头羊也没什么。 当然,要是放到其它场合,那他们就得和老朱争一争了。 “既然没有异议,那就……” “嗡嗡嗡——” 熟悉的声音出现,殿内几十个王朝的皇帝代表纷纷往外看去。 朱元璋站了起来,虽然知道大明有可能会灭亡,但毕竟又熬了四十七年,他心底还是高兴的。 “唉,估计是不肖子孙降临了,我大明如今三百七十九年,算算也该到灭亡的时候了,让诸位见笑了。” 朱元璋这话说的许多皇帝翻出白眼。 “你这大明就不应该和我们算一种王朝!” “没错,按照你孙子朱高煦说的,你大明已经是工业时代,活三四百年并不奇怪!” “诶诶诶,此言差矣!”老朱单手背在身后,另一只手摆手道: “我大明在我在的时候还是农业国家,后来才进入工业的,所以我大明还是农业国家。” “我知道诸位心理不平衡,但诸位也不用着急,毕竟我大明有可能是最后一个王朝了,以后就没有新人涌入了,不如让我大明多传几十年,也不至于让此界太冷清,你们说是不是……” 朱元璋这话说的众人没脾气,毕竟他们已经知道大明后面的事情了。 按照现在这种情况,大明很有可能会被自下而上的思想浪潮所推翻。 “话说回来,不如讨论大明如何灭亡如何?” 嬴政突然开口,刘邦也道:“对对付,依我看,这大明应该会因为宗室和武勋作乱,导致百姓揭竿而起而覆灭。” “不会!”李世民捋了捋自己的八字胡: “大明颁布了禁枪令,百姓没有枪,大明的权贵和资本又互相帮助,百姓很难揭竿而起。” “依我看,大明权贵和资本中会有新的群体崛起,而后双方爆发矛盾,进而演变战争。” 李世民说的很有道理,铁木真也跟着道:“现在说那么多没用,先把外面那个明帝叫进来,问问大明这四十七年的变化!” “对!”铁木真的话,赢得了众人的共识。 这群家伙,完全不顾老朱厚黑的脸色,把外面的朱和坌接了进来。 在他们接进来之前,朱慈煊已经找到了朱和坌,并和他说了下此界的一些规矩。 “晚辈朱和坌,见过诸位前辈……老祖宗。” 朱和坌毕恭毕敬作揖,朱元璋只能故作大度道:“说说吧,你执政下的大明如何,灭亡了否?” 尽管故作大度,可朱元璋心里还是有几分忐忑。 “大明并未灭亡,不过民间思想浪潮确实高涨,小子估计百年后的大明会因为思想浪潮而被推翻,但帝制会如无字书一般保留,大概率是虚君制。” 朱和坌说罢,也开始将自己面对的情况交代出来。 总的来说,朱和坌在位期间就是大事做不了主,小事能做主。 不过小事能做主的前提也是不影响到大事。 另外,李贞父子不断联姻,势力从燕党到浙党,而李贞的孙子李政也很有才干。 不过以朱和坌看来,正是因为李政有才干,所以李政才不会想着推翻大明,而会尽可能的维持大明的统治。 只有这样,他和他背后的那群人,才能不断趴在大明背上吸血。 除此之外,朱和坌更担心的是宗室和地方无爵武官。 这群人才是恨不得大明会遭遇危机的人。 只有大明放开限制,宗室们才能乘风而起,武官们才能有机会成为勋贵。 “其实儿臣最担心的,还是太子朱怡镇。” 朱和坌惭愧道:“大明朝现在只要不折腾,那还能有百年国运,可太子他锐意改革,这才是致命的地方。” 朱和坌话音落下,李世民捋了捋八字胡:“确实,大明的结局已经固定,若是你儿子胡搅乱搅,反而会把局势搅乱。” “局势一乱,那就不去顺应天命,而是人祸而折了。” 李世民话音落下,刘邦笑着看向老朱:“明帝,看样子你的大明不好受了。” “王朝中后期最怕折腾……”刘秀也补充一句。 几人的话,让朱元璋脸上表情难堪,可他还是故作大度道: “罢了罢了,反正我大明也快逼近四百年了,没有前车之鉴的情况下,亡就亡了吧!” 朱元璋一句话,瞬间让殿内这群二三百年的皇帝露出尴尬。 “该死的朱重八,整天就知道装!” 第614章 地府.伤风败俗朱厚照 “啊!” “打!给我狠狠的打!” 奉天殿广场上,李成梁、李如松一脉正被气血上头的老朱家轮流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