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88节 (第2/2页)
帝,但他性子懦弱,恐怕为李政、郑令尧、蒋裘等人所挟持。” 朱怡镇说完,朱元璋连忙扶住了朱高煦:“我这头,晕晕的……” 要知道朱元璋没少嘲讽东汉幼儿园,结果现在他遭报应了。 十二岁的皇帝,加上权臣和资本,以及宗室的放开…… 这一天天让朱元璋忍不住询问道:“你们不读书吗?东汉之祸如何发生的都不知道?” 东汉末年,汉灵帝也放权宗室,但宗室拥有权力后,大部分人根本不可能扶持即将倒塌的王朝,而是想着另谋出路。 与其放开宗室兵权,还不如调宗室进入京城,让他们在京城斗个热闹。 “小子也想过,可诸王皆有权不受……” 朱怡镇双目通红,朱棣啧啧几声:“还真被唐宗料中了,宗室等着最后捡漏呢。” “老二,你说说会怎么办?”朱棣看向朱高煦。 他的询问,让众人纷纷看向朱高煦。 不过在朱高煦发言前,朱高煦询问朱怡镇道:“民间的思想浪潮是什么方向?” “他们都想推翻帝制……”朱怡镇黯然,朱高煦却不耐烦道:“真想假想?” “您这是什么意思?”朱怡镇不解询问,朱高煦直接白了他一眼:“合着你连老百姓想什么都不知道?” “唯有爱之深,才会责之切,他们口口声声要推翻帝制,可曾付之行动?” “这倒是未曾。”朱怡镇摇摇头,朱高煦询问一拍脑门:“服了!” 他是怎么都没想到,朱怡镇半点能力没有,还想着革新这种事情。 他要是能革新成功,那才是对大明朝这三百多年前历史的最大嘲讽。 “你连百姓想什么都不知道,你还想革新?” 朱元璋也气得牙痒痒,而朱怡镇却道:“朝廷有禁枪令,百姓没有枪,他们的态度还重要吗?” “我……”朱元璋差点气得抽出革带,好在朱棣及时按住。 “行了,大明朝灭不了,顶多就是虚君。” 朱高煦给出了定论,哪怕他并不全面了解此时人间的情况,但他还是给出了结论。 汉人自己推翻汉人帝制本就不容易,历史上满清被推翻,属于各种负面性都堆满了。 饶是如此,还是有一群人想着保它。 换作当下的大明,保皇的力量绝对不少。 因为民族一致,对抗满清的民族力量便不可能出现在对抗大明身上。 满清有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但大明只有一个阶级矛盾。 少了一个矛盾,就不太可能在思想未成熟的情况下彻底推翻大明,建立一个新的制度。 唯有思想和新制度彻底成熟,大明才会彻彻底底的崩塌。 不过只要虚君足够彻底,那新的制度也很难影响到天家。 从朱怡镇和朱和坌交代的来看,大明百姓虽然厌恶专制,但对天家还是又爱又恨的感情。 就这种感情来说,彻底推翻帝制恐怕不会太容易,而矛盾又无法调解。 这么一来,虚君就成为了当下所有人能接受的一点了。 如果可以,朱高煦倒是希望彻彻底底的虚君,别留任何权力给自家儿孙。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和百姓站在一个相对而言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但凡他们有权力,哪怕就一点,他们也无法共情百姓。 无法共情百姓,就无法融入进去,那天家始终被排斥,最终还是会遭受劫难。 “按照你们的话来看,李政不是蠢货,他和他背后的人,都在想维持自己的专制,以此来继续剥削大明。” “大明不会亡在他们手上,他们需要借助大明和天家来剥削百姓。” 朱高煦说罢,朱元璋也头疼道:“正是这样才头疼……” “都别想那么多了,反正他们祖宗在那,先揍一顿再说!”朱厚照抽出革带就往李成梁他们走去。 “对,等那个李政下来,一并收拾了!”朱祁钺也抽出了革带。 很快,惨叫声在奉天殿广场上响起,那声音就连上过战场的老朱和朱棣、朱高煦都暗自咋舌。 半个月后,随着朱怡镇和朱伯潜降临的事情传开,与他们一起降临的许多中立勋臣也将他们在位的事情交代出来。 由于此界的民生、娱乐等科技已经大概追上了朱高煦前世的九十年代左右,因此消息很快传遍此界。 赢秦、刘汉、李唐、赵宋、蒙古等王朝帝国的先后抵达南京机场。 “重八啊,怎么感冒了啊?” “没事啦,你大明不也传承三百八十一年了吗?” “对对对,你自己说的远超汉唐啊!” “哈哈哈哈……” 奉天殿上,嬴政刘邦等人不断调侃,老朱被气得牙痒痒。 “我东汉是幼儿园,你大明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