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1节 (第2/3页)
,没收之后的土地都分给了没有土地的穷苦百姓,这样的好事可是亘古未有啊。 不想种田的老百姓还可以到工厂里工作,每个月最低都有十两银子,这种收益顶的上北方普通老百姓种地一年的收入啊。 还有人听说了南方八省的老百姓的月月都能吃荤腥,比北方的苦日子不知道强了多少。 所以,北方很多人都说还是南方军好啊,就在袁世凯在北方大量抓壮丁的时候,一些北方的热血青年纷纷结伴逃亡南方,加入南方军,他们希望早点推翻袁世凯,都想过上有田有地,月月有荤腥的好日子。 谁还愿意帮袁世凯打仗啊,袁世凯分明就是一个卖国贼,不仅把东北给割让给了俄国人,还让蒙古给独立了,出卖国家利益。 不仅如此,袁世凯还请了俄国人来帮忙打仗,很多老百姓都听说,这俄国兵一路南下,一路烧杀抢掠。见人就砍脑袋,连刚出生的婴儿也不放过。 北方的老百姓从心里就更加厌恶袁世凯了,一些靠近南边省份的北方老百姓甚至都举家迁徙到南方去。 综述上面这些原因,才有了上面的那一处,就连居住在北京城中的不少热血青年也结伴南下去参见南方军。 很多老百姓都说,这袁大头啊,蹦跶不了几天了,南方军马上就会打过来了。 总理府。 虽然快过春节了,可袁世凯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昨天他又听到了来自前线一个不好的消息,维特的三万哥萨克骑兵竟然大败,还没有到荆州就已经损失了近两万精锐。 袁世凯在维特南下之前就对他千叮咛万嘱咐,说一定不要小瞧了南方军,唐健用兵一向诡诈,没想到在维特的大意冒进下还是吃了这么大的一个亏。 即使是这样,袁世凯也不能发电去严厉指责维特,毕竟那可是俄国的军队,虽然尼古拉二世答应了袁世凯出兵援助,可是这俄军并不是直接归于袁世凯的辖制,反而,袁世凯还要处处礼让。 此时的袁世凯觉得这几万俄军就像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啊。 从前线得来的消息,此次大败哥萨克骑兵的南方军中竟然出现了装甲车,袁世凯深知这种新式武器的厉害,简直就像一个移动的堡垒。 装甲车的消息让袁世凯惶恐不安,他没有想到唐健在失去了北竹岛这个科研基地后竟然会这么快就研制出了一种新式的装甲车,听说比他的装甲车还要先进许多。 “报告!”就在袁世凯愁绪万千的时候,突然一个北洋新军的军官进来报告。 “进来,有什么事?“袁世凯收拾了一下烦乱的心情,脸色不佳的说道。 “报告大帅,江苏无锡境内的一支北洋新军哗变!”那个军官低头说道。 “什么?”袁世凯大惊。 第三卷 战火远东 第七十九章 战略大撤退 袁世凯知道“哗变“意味着什么,军队哗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支军队对他的忠诚度在下降,哗变的头一开,前线其他地方的军队也会受到影响,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信号。 袁世凯黑着脸,说道:“是不是新组建的那个师?” 军官唯唯诺诺的答道:“正是新江苏那支新组建的师,当初是从山东泰安调过去加强江苏盐城海岸的防卫力量。” 袁世凯烦躁的抓了抓他的大脑袋,由于兵力不足,江苏盐城新组建的那个师是他从山东各地抓壮丁刚组建起来,虽说战斗力不强,可也是一个师的兵力啊,拥有万人之众,都是他花了大量武器装备起来的新军。 “他们的师长邓芝贵呢?我不是跟他再三提醒过了么?这些普通士兵都是从山东各地的村寨中抓来的壮丁,不同于训练已久的北洋新军,特别要注意士兵们的思想工作,弄不好的就会兵变,难道他邓芝贵是吃干饭的么?他的宪兵队呢?”袁世凯有点抓狂。 军官见袁世凯发这么大的火,一时胆战心惊,说话也有点不大利索:“报…告…大帅,邓师长就是被宪兵队的士兵们抓起来,然后斩头示众的,邓师长的人头就挂在盐城的城墙上,那些士兵早就和宪兵队的沆瀣一气了。” “废物!”袁世凯一股脑的将卓上的茶杯推倒在地,一片瓷器落地声,“邓芝贵真他 妈的没用,死了也活该!这些叛军现在在何处?” “他们…已经过了扬州,准备越过曹锟师长的防地,从守卫力量比较薄弱的芜湖越境到南方,投靠南方叛军。”军官低着头,不敢直视袁世凯。 “好大的胆子!”袁世凯在大厅里踱来踱去,又说:“马上给我下令给曹锟,让他和王占元两人将这个师全歼在安徽境内!” “可是,大帅,如今南京的孙万龄蠢蠢欲动,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