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 东宫解禁 (第2/2页)
安庆找了个不相干的理由斥责了一顿,并且收回了之前《卜商贴》的赏赐。 王杰不禁跟徐宁感叹安懋的帝王心术,“《韩非子》有云‘凡人臣之所道成奸者有八术一曰同床,二曰在旁,三曰父兄,四曰养殃,五曰民萌,六曰流行,七曰威强,八曰四方’。父皇时刻防此‘八奸’,真真是至明之君。” 徐宁闻此言,却道,“《韩非子》为刑名法术之学,猜忌太重,圣上素来秉持儒家道统,最为仁厚,主子切莫再提这话。” 王杰道,“太史公尝评韩非子云‘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父皇为政,‘外示儒家,内施黄老’,才致‘弘济众生’的康平盛世,如何就说不得了?” 徐宁还要再说什么,只见苏敏儿从外面走了进来,便闭了嘴。 王杰并不是没有察觉到,徐宁和苏敏儿的关系越来越糟糕,两人面和心不合,但是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补救,因为他们关系不好的原因就是因为王杰的器重,和苏敏儿本身的关系并不大。 王杰就算换个宫女器重,徐宁还是会明明白白地表现出厌恶。 可即便如此,王杰也不敢扔下整个山池院,只听徐宁一人。 苏敏儿带回了一个内宫八卦,封禁东宫期间,太子看上了一个原来是清宁宫内的宫女朴氏。 太子如今已经十二岁了,按照古代人的年龄观,这个年纪通人事是挺正常的一件事,看上颜色动人的小宫女并不是什么劲爆的八卦。 这个八卦的重点在于,这个朴氏是一个比太子大三岁的新罗婢。 徐宁一听就皱起了眉头,“难道是皇后私下所赐?” 其实皇后在自己亲生的两个皇子身边安排得力的仆从作为耳目,甚至直接赐不给位份的宫女,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说起来是母亲对亲生儿子的关心,换到现代来讲,就是做母亲的实在是不放心儿子一个人单独住在外面,所以派两个仆人看着,也是一片慈心。 至于赐太子宫女,就有更深一层的意义,皇后早早地将太子身边塞满自己信任的女人,也是防止太子真正掌权之后,有心怀叵测之人,在太子的榻上打主意。 但是,赐新罗婢实在不是宋皇后“夫为妻纲”的作风,宫里人人都知道,安懋只宠幸汉人女子。 苏敏儿又道,“据说朴氏还得赐《汉书》。” 徐宁道,“果真?” 苏敏儿点头,“可见朴氏并非仅凭美貌得太子青眼。” 王杰不解道,“这可有什么说法么?” 徐宁笑道,“范蔚宗于《后汉书》中尝评班孟坚云,‘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 王杰想了一下才回过味儿来,他看着苏敏儿跟着笑的样子,心里觉得有点别扭,用赏赐《汉书》来称赞一个侍婢确实风雅,但在王杰这个现代人看来,不免有物化女性的嫌疑。 正在这时,一个小太监走进了山池院,他只是个传话的,“传皇四子至两仪殿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