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四章 平地神仙 (第2/2页)
敌怯战。” 罗蒙正道,“虽为挑唆之言,却并非全无道理。‘博者输钱欲尽,乃罄所有出之,谓之孤注’,宋真宗于澶渊之时,便为寇忠愍公之孤注也。” “孤注一掷,危极,险矣。” 傅楚微微扬起嘴角,“寇忠愍公脾性如此,‘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韶年之作,足见其气魄。” 罗蒙正道,“是啊,韶年时,怎料及日后却能写出‘到了输他林下客,无荣无辱自由身’之句呢?” 此时又到了木速蛮做礼拜的时间了,有几个木速蛮慢慢聚集过来,可看两人穿着官服站在附近,面露忐忑之色。 傅楚见状,顺势笑道,“你我两个求上天富贵的俗人,可别妨碍他人作平地神仙了。” 罗蒙正轻声道,“傅大人是明理之人。” 两人慢慢离开了邦克楼,傅楚道,“既然邦克楼修缮尚可,便还是要与纪大人报备一声才妥当。” 罗蒙正道,“有劳傅大人了。” 傅楚道,“罗大人客气了,此为我份内之事。” 两人原地道别,一个回州府衙,一个要去找纪鹏飞。 傅楚临走之前,对罗蒙正道,“寇忠愍公极尽富贵时,曾写诗云‘到海只十里,过山应万重’,最终卒于雷州,果真距海仅十里。” 傅楚的语气轻飘飘的,似乎带有一点儿向往,“世人皆说此为一语成谶,怎又知非为得其所哉乎?” —————————————— —————————————— 1寇忠愍公就是北宋宰相寇凖,谥“忠愍”,复爵“莱国公” 《古今诗话》云“莱公镇洛,凡三邀野不至。莱公暇日写刺访之,野服葛巾布袍,长揖莱公,礼甚平简。 顷之,议论骚、雅,相得甚欢。 将别,谓莱公曰‘盛刺不复还,留为山家之宝。’ 及公再秉钧轴,野游门下,献诗云‘好去上天辞富贵,却来平地作神仙。’ 公得诗不悦,后二年贬通州。每题前诗于窗,朝夕吟哦之。” 2《古兰经》“敬畏主的人享有诸河流于其下的乐园,而永居其中。这是从真主那里发出的款待”319 3《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4《宋史》年十九,举进士。……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引帝衣”就是寇准看皇上生气了,扯着衣服让皇帝坐下来听完自己的谏言。 5《宋史》准颇自矜澶渊之功,虽帝亦以此待准甚厚。 王钦若深嫉之。 一日会朝,准先退,帝目送之,钦若因进曰“陛下敬寇准,为其有社稷功邪?“ 帝曰“然。“ 钦若曰“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而谓准有社稷功,何也?“ 帝愕然曰“何故?“ 钦若曰“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也。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 帝愀然为之不悦。 钦若曰“陛下闻博乎?博者输钱欲尽,乃罄所有出之,谓之孤注。陛下,寇准之孤注也,斯亦危矣。“ 寇凖对北宋王朝功重如山,真宗对寇凖十分敬重,引起妥协派官僚的嫉恨。 王钦若这个曾被寇凖斥之为“罪可斩首”的妥协派首领,对寇凖更是恨之入骨。 在一次退朝之后,他乘机对真宗说“陛下敬重寇凖,是因为他对国家有功吗?” 宋真宗点头肯定。 王钦若说“我想不到陛下竟有这样的看法。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反而说寇凖有功。” 宋真宗一愣,问他原故。 王钦若说“《春秋》都把城下之盟当作一种耻辱。澶渊之盟实际上是城下之盟,陛下不以为耻吗?” 王钦若见宋真宗不高兴,接着说“陛下听说过赌博吧。那些赌徒在钱快要输完时,就尽其所有押了上去,输赢在此一着,这就叫‘孤注一掷’。陛下在澶州时不过是寇凖的‘孤注’罢了,真是危险啊!” 6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咏华山》是寇准七岁时候作的诗,据说作的比“七步成诗”的曹植还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