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0节 (第2/5页)
从跟着吴绍霆担任警卫营营长时他就养成了多做事少说话的习惯。他直接答应了下来:“我知道了。我亲自留在贺州,前线方面就有劳韦大人您多担待一些了。” 韦汝骢饶有兴趣的看了李济深一眼,他发现这个年轻人很有先见之明,论资历李济深不如自己,可是教导团是吴绍霆直辖的精锐部队,如果两个团长同时出现在前线,只怕不利于指挥的协调和统一。李济深既然主动留在贺州,将进攻信义县和梧州的指挥权全部交给一团团部,不可不谓是为大局着想。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赞许的笑了笑。 商议之后,教导团骑兵营护送炮兵部队紧随第一团先头部队出发,其余部队在中午之前陆续开拔出城。宪兵队派出部分士兵负责督导民夫输送辎重物资,是队伍最后出发的一支。贺州留守协调工作则由李济深的教导团团部和留守营全权负责,一首一尾的两个指挥中枢各司其职,整个过程十分顺利。 卷二:大革命 第266章,两面的重伤 下午一点,骑兵营三支队奉命超过先头部队,前往信义县周边进行侦查。韦汝骢给三支队的命令还要求他们尽量大张旗鼓、招摇过市,让信义县的敌人知道粤军兵临城下。这么做虽然给了敌人提前做好准备的时间,可同样也制造了压力。信义县守军必然会向梧州汇报情况,梧州收到消息后或多或少都会分心来应对,从而降低了封开县和白石界的攻势。 正午刚过,烈日悬空,知了悲惨的鸣叫着。信义县不是一个大县,由两个镇组成,不过民居分布的很零散,让整个县区的地理版图拉开了不少。三支队一共一百二十名骑兵,兵分三路从西北、正北、东北三个方向逼近郊区。 支队长林文龙肩挎着最新式的gew.98az卡宾枪,拽着缰绳让战马放慢速度。炎热的天气让他蔚蓝色军服湿透了一片,不过黝黑的脸上却是一副坚忍不拔的神情。紧随其后的另外几十名骑兵都跟他一样,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士气,没有任何委屈的意思。 他走到了一处土坡上面,让战马停在一颗大树树荫里,抓起胸前的千里镜向正前方望了去。正前方大约五里左右的地方冒出了一排黑乎乎的民房,大部分都是矮小的房屋,看不出有任何易守难攻的据点。 放下千里镜,他转过身对其他手下挥了挥手,喊了一声:“都散开点,前面就是县区了。” 三十多名骑兵一字排开,慢吞吞的爬上了土坡,从信义县的角度向这边看去,只见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排人影,虽然谈不上密密麻麻,可也形成一种庞大气势的假象。 五天之前,信义县只有一支人数不超过六十人的旧军岗哨据点,贺州陷落之后,梧州增派了一个装配一挺重机枪和一门野战炮的加强连至此。加强连与本地旧军仓促的进行整编,勉强组成了一个独立营。 林文龙现在不清楚信义县桂军独立营的具体情况,只能一点点的推进视野进行侦探。他在土坡上观察了几分钟,确定前方没有敌情之后,打马慢慢向前移动。其他骑兵跟着他一起前进,一些士兵已经将卡宾枪拿在了手上。 突然,西北方向传来了枪声,林文龙赶紧伸手勒住了缰绳。 枪声听起来不算近,断断续续没有持续多久,仿佛只是试探性的开枪射击。 “林大人,好像是一排那边出事了。”一个骑兵喊了道。 负责西北方向侦查的是三支队第一排,枪声就是从那个方向传过来的,想必第一排确实发现了一些情况。林文龙并不担心会出什么大事,他们这些骑兵机动性强,打不过也跑得过。 “老唐,带两个人继续前进,哪怕抓一个本地人询问一下也好。”林文龙转过身对三排排长唐生智吩咐了道。 唐生智本在陆军中学堂本是步科学员,后来投考黄埔军校学习了测绘,这才分配到骑兵营来担任排长。他年少气盛,大声的应答了下来,从手下当中挑选了两个士兵,驾着战马快速的向前跑了去。 虽然还不清楚前方的情况,这个时候疾驰冲锋就是为了试探隐蔽的火力。唐生智跑在最前面,忽然看到前方一座民房院子里有一道亮光闪过,他立刻意识到那是敌人望远镜的反光,赶紧对两个手下大喊了道:“向东边横切着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