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2节 (第2/6页)
着众臣们闹腾着要拥立李贤,可在重臣们看来,难保李显这不是在演以退为进的把戏,尤其是圣意不明的情况下,更是没谁敢大放厥词的,于是乎,任凭武后说得多温柔,一众大臣们全都当成了耳边风,人人闭紧了嘴,个个装起了木头人,满大殿里立时便是一派的死寂。 眼瞅着大家伙都三缄其口,李贤可就急了,恨不得跳上前去,来上个毛遂自荐的,奈何却又没那个胆,再说了,这等场合下,就算他敢出头自荐,也不见得能成事儿,闹不好反倒让大家伙小瞧了去,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李显,就指望着李显能帮着自个儿讲上些好话。 这厮还真是沉不住气,罢了,再不动,只怕这厮要做蠢事了!李显实在是瞧不上李贤那等猴急的样子,可也拿其没办法,这一见李贤急得额头上的青筋都已暴起,李显心中暗自苦笑不已,正准备出列挑个头之际,却见乐彦玮已是抢先站了出来,不得不就此停住了脚。 “陛下,老臣以为潞王殿下既贤且能,按序齿,又是嫡长,自是东宫之不二人选,臣恳请陛下圣裁!” 乐彦玮始终在悄悄地观察着李贤兄弟俩,这一见李显迫于李贤的哀求之目光,似乎准备强行出头,自不免担心李显此举会进一步触怒高宗,当机立断之下,抢先便站了出来,高声禀报了一句道。 “嗯,诸公对此可有旁的计较么?” 高宗对李贤并不是太感冒,可当着众臣的面,也不好说些甚子,只能是不动声色地吭了一声,对乐彦玮的建议不宜置评,一派王顾左右而言他之架势。 满殿重臣都是心思敏锐之辈,哪怕高宗没明说,大家伙也都能听得动这话背后的未尽之言,然则知晓归知晓,诸臣工还是没打算胡乱表态,毕竟武后那头的意思尚不明确,此时发言若是有所差池,只怕两头不讨好,保持沉默便成了一众人等不约而同的选择。 “显儿,尔对乐相之言可有甚不同意见么?” 高宗的意思着实太过明显了些,武后自然不可能真让李显进了东宫,这一见群臣都保持沉默,武后并不以为事情便保险无疑了的,这便眼珠子一转,毫不客气地直接点了李显的名,要的便是李显自我表态上一把,以此来堵住高宗乃至群臣们的嘴。 呵,这老贼婆子啥时候都不忘坑老子一把,着实阴险得可以!李显的政治手腕高明得很,自是一眼便看透了武后此举的用心所在,不过么,却也不放在心上,概因李显本来就没打算在此时入主东宫的,自是乐得顺水推舟上一把,这便昂然出了列,对着高宗、武后一躬身,朗声道:“回母后的话,儿臣以为乐相所言甚是,六哥文武兼备,德才兼具,自是当得东宫之位,儿臣愿辅佐六哥,以成我大唐千秋之基业,儿臣恳请父皇、母后早作定夺,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嗯,显儿此言大佳,古人云: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尔兄弟二人若能携手为国,娘与你父皇当可无忧也,陛下,您看如何?”武后百般不愿见到李显得势,这一听李显如此说法,立马顺势便接口大肆肯定了一番,而后方才装模作样地问了高宗一句。 “嗯,诸公可有甚疑议么?” 眼瞅着事情基本已是无可挽回了,高宗心里头自是失落得不行,可又不敢当众反驳武后的意见,没奈何只好含糊地吭了一声,旋即便将目光投向了漠然立于一旁的一众兄弟们身上,就指望着李贞等人能出面说叨一番,看局势能不能有所变易。 “陛下,臣以为潞王殿下确当得东宫之位,只是论及才具与功劳,英王殿下似乎更佳,当然,此不过是臣之愚见也,还请陛下明断。” 感受到了高宗扫将过来的眼神,诸王立马全都望向了李贞,一派唯李贞马首是瞻之状,而李贞也没推辞,大步走到了殿中,一副出自公心状地进谏道。 “八哥此言颇有道理,立储乃社稷之根本,朕不敢不慎重,诸位爱卿以为此议如何?” 这一见越王果然不负自己所望,高宗的心登时便再次活络了起来,不等武后有所表示,立马便出言赞许了一句。 高宗此言一出,群臣们可是全都看清楚了,敢情高宗与武后在立储一事上分歧极大,显见是要当庭对抗上了,这等情形之下,原本就不敢多言的群臣们立马更谨慎了几分,谁也不想卷入到帝后之间的争执中去,毕竟身家性命要紧,“上官仪第二”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老爷子啊老爷子,咱可是要被你给害惨了!李显没想到高宗到了此时还不肯放弃,心中不免暗自发苦不已,他可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