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4节 (第3/4页)
的消息,须臾,就见一只苍鹰冲天而起,在战场上空略一盘旋,如利箭般冲破蔼蔼的暮色,向东方展翅高飞而去了…… 第七百七十六章捷报抵京 调露元年三月二十七日,连绵了近一个月的雨总算是停了,只是天却还是阴着,丝毫没有放晴的意思,尽管已是近了午时,可空气里的湿度却依旧大得很,弄得人身上湿漉漉地,难受无比,纵使室内已点燃了个大火盆子,却还是无法完全驱散这等烦人的湿气,这令病体本就未见多少好转的高宗更难受了几分,只是难受归难受,斜躺在软榻上的高宗却仍然强撑着病躯,静静地听着裴行俭的军情汇报。 高宗执政至今,算起来已是三十年了,这三十年来,大唐灭国无数,尽管高宗本人始终不曾亲征过,可在军事上,除了灭吐蕃一战之外,他却是从来不假手于人的,于军备上,每每都要亲自抓,只要病势不是太严重,高宗总要将军备之事搞个透彻方才放心得下,尤其是高宗自觉身体已经不行之际,更是不愿自己在任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争中有出现疏失的可能,哪怕此际病躯日渐沉荷,可高宗还是不肯在军政这一块上稍有放松,纵使武后就在一侧端坐着,亦然如是。 “禀陛下,太子殿下来了。” 此番征伐叛乱的突厥各部共计出兵三十八万之众,除京师南大营出兵十万之外,其余各部都由各都督府调集,每一路军少则五千,多则三、四万,粮秣辎重的供应自然也就繁琐得很,饶是裴行俭乃是善用兵的大家,一样忙乎得够呛,汇报起军备来,自也就冗长得很,这都说了快一个半时辰了,还没全部禀报完,正说得口干舌燥之际,却见紫宸殿主事宦官刘汝明从外头急匆匆地行了进来,抢到榻前,低声地禀报了一句道。 “嗯……,宣罢。” 一听李显此时到来,高宗不禁微有些迟疑,不为别的,只因高宗实在不想让李显过多的参与到军政之事中去,只是李显都已到了殿外,不宣似乎也有些说不过去,高宗犹豫了片刻之后,还是开了金口。 “诺。” 高宗旨意既下,刘汝明自不敢有丝毫的耽搁,赶忙应答了一声,匆匆退出了寝宫,不旋踵,已陪着一身整齐朝服的李显又转了回来。 “儿臣叩见父皇、母后。” 方一转过屏风,李显便即大步抢到了榻前,恭敬万分地行了个大礼。 “免了罢,来人,给太子看座。” 尽管并不情愿在此时见到李显,可高宗还是强压着心头的烦躁,神情淡然地叫了起。 “谢父皇隆恩,儿臣此来是有件喜讯要通禀父皇的。” 李显谢过了恩之后,并未就坐,而是恭谨地一躬身,面带喜色地禀报道。 “哦?喜事?这喜从何来啊?” 一听有喜事,高宗倒是来了些兴致,这便笑着问了一句道。 “好叫父皇得知,波斯驻军回撤途中,遭大食军三路围剿,共计五十三万七千余众,我大唐勇士不畏强敌,三日转战近千里,以三万两千之寡军,一举击溃敌两路大军,斩首数以十万记,俘获无算,光是良种战马便缴获了近二十万匹,更有兵器无算,而我军仅仅伤亡五千一百余,可谓淋漓之大胜,扬我国威于域外,自是大喜之事无疑!战报已在此,请父皇、母后过目!” 李显先是慷慨激昂地将战果汇报了出来,而后伸手从宽大的衣袖里取出了一份黄绢蒙了面的战报,双手捧着,恭敬万分地递交到高宗的面前。 “嗯?竟有此事!” 一听波斯驻军仅仅以三万出头的兵力击败五十余万之强敌,高宗精神顿时为之一振,猛然坐直了起来,急迫地接过了李显手中的捷报,兴致勃勃地翻阅了起来。 “好,好啊,如此大胜,好,好,媚娘,你看看,三万骑而已,竟能胜得如此酣畅淋漓,当真可喜可贺啊,好!朕当重赏三军将士!” 高宗看得很快,瞬息间便已将捷报过了一番,大喜之下,一迭声地叫着好,原本苍白的面色瞬间便红嫩了起来。 “若真是如此大胜,倒是可喜之事,只是光凭这战报,尚难堪定,臣妾以为一切还是等大军回归之后再做定夺为妥。” 武后并没有去接高宗递过来的捷报,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话里话外充满着对河西军大胜一事的不屑,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