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6章 姬铭觐见吴王 (第2/2页)
家都觉得吴国复兴的希望了。刘胜龙亲自扶将士们下船,然后酒肉犒劳将士,将士们倍受感动。回到大营后,校尉带着姬铭进来,里面有两封举荐信,分别是冉亥和养縠。刘胜龙看不懂,很聪明的装着看了一下,然后打量一下姬铭。倒也像个人才,然后问:“你作自我介绍吧!” “禀大王,我是周王室后人,祖宗是历王后代。因为家道中落,现在是晋国一个平民百姓家。”姬铭说道。 姬铭说自己是周王室后人后,账内的所有人无不以惊鄂的眼神看着他。刘胜龙再一次上下打量一番,果然器宇轩昂。刘胜龙说:“你是晋国人,又是周王室后人,为何要投奔我们吴国呀?” “在下听闻大王以100人起兵复国,深感钦佩,所以前来投奔,以成大事。”姬铭也不多说。 “现在还有一支越兵没有解决,如果解决了寡人就能够真正复国了。寡人复国后,你希望得什么爵位,还是让寡人帮你回到洛阳称王?”刘胜龙说道。 “在下早是平民百姓对官爵已经没有兴趣了,只想成就一番事业,然后名垂千古。” “那好,现在越军南下,一场大战不可避免,你觉得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战胜越军呢?” “越兵一路急行南下,我和冉亥将军一路袭扰,他们早已疲惫不堪。此时,他们又急于渡江,我们应当半渡而击之,一举击溃他们。”姬铭说道。 “当年宋弱楚强的情况下,宋襄公都没有半渡而击之,何况我军现在兵强马壮呢?你这样做,不是让大王陷于不仁的地步吗?”在一边的魏薨说道。 “大人,宋襄公虽然成就了仁义之名,却让宋军将士无敌送命,这不应该是将军所为。所为战者,当以胜利为己任,如果都不能取得胜利,那仁义又有何用?”姬铭反驳说道。 “魏大夫的意思是,有哪种方法即能取胜又能拥有仁义之名?不是说于胜利不顾而成全仁义之名。”刘胜龙连忙为魏薨开脱。 “大王,仁义与胜利向来不能兼顾,还请大王慎重面对此战!” “寡人会认真考虑你的计划的,对了,你一路跟随越兵南下,对越兵有何了解?” “越兵作战勇猛,阵法得当。如果双方对决,普天下,很难有匹敌的对手,即使是晋军,也无法保证战胜越兵。他们一路南下,长途跋涉,虽然身心已经疲惫。但会稽被破,越军早就股足了劲与我军对决。以目前的情况看,如果我军与他们正面对决,恐怕胜算不多。刚才我在岸边看到我军将士,虽然精神抖擞。却装备简陋,甚至军装不整。刀枪不利,战车少,战马也少。所以在下认为,如果与越兵正面对决,恐怕凶多吉少。”姬铭观的分析了双方的特点。 “先生的看法是中肯的,依你之见,除了半渡击之,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刘胜龙认真听取姬铭的汇报,然后问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