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8节 (第3/3页)
以来,华佗见惯了群雄之间的厮杀,也见过了无数狠毒手段,说起来李重放水淹城真说不上罪大恶极,至少要比吃人肉强得多。 想要劝李重换一种行事方式,以德服人,华佗自己都知道不可能,现在比的不是谁仁慈,而是谁狠毒。 标榜仁慈的刘虞、韩馥、孔融、陶谦还有最最仁慈的刘备,哪一个不是被人打的烟消云散、四处为家! 看到华佗有些心灰意冷,李重忽然笑道:“华佗神医也不必过分心灰,其实还是有些手段减轻一下百姓的痛苦的。” “晋阳侯有什么办法?”华佗眼睛一亮,急忙问道。 “先生此言差矣,不是我有办法,而是先生有办法。”李重摇头说道。 华佗仔细思索一下,依旧一头雾水的说道:“晋阳侯休要捧杀老朽了,老朽有什么办法挽救百姓,老朽虽然自认医术还过得去,但也只能医治十人、百人,如何救得了天下万民呢,还有,晋阳侯千万别再先生、神医的称呼老朽,老朽何德何能,实在是担不起这个称呼。” “哈哈哈……”李重一阵大笑,拱手道:“神医这称呼担得起,先生这个称呼也担得起,我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先生开馆授徒,将先生的医术广为流传,不就可以救治天下百姓了。” 华佗听得眼珠一鼓,慌忙说道:“晋阳侯……可不能这么说啊!不是老朽心胸狭隘,不愿意将医术教授余人,老朽就算倾尽全力能教授一个徒弟就不错了,这还不能保证徒弟也能达到老朽的医术造诣,如何能救治天下百姓啊?” 李重呵呵一笑,他知道华佗的顾虑所在,中医这东西确实难学,而且对人的悟性要求极高,还需要长时间的实践,更需要师傅谆谆教导、耳提面命,实在不是一个“高产”的职业,成材率极低。 这也是后世中医没落的主要原因,中医学院根本就教授不出高水平的中医,没水平的中医自然也就对病人的病症束手无策,从而导致人们对中医的信心下降。 这并不是华夏就没有好中医了,而是好中医都被一些权贵垄断了。 中医和西医比起来花费低,几乎没有副作用,这权贵当然也知道,不过他们不在乎,他们能享受到特殊待遇,根本就不用考虑百姓。 中医是技艺,而西医更像一种产业,所以最热衷于压制中医的,利用西医捞钱的人,反而就是这些享受中医好处的权贵。 作为一个龙套演员,李重早就对这种制度厌恶透顶,现在有能力了,李重当然想要改变这种状况了,所以李重接着说道:“先生误会的,我所说的医馆不一样,我打算建立一个专门学习医术的学校。” “这个学校并不要求学生学习高深的医术,比如说再军队中,我么那就需要军医,他们会止血、包扎,就可以了。” 华佗点点头,说道:“这种医术倒是很简单,普通人学个一年半载就可以了,只是手段太过单一啊!” “不错!”李重附和道:“先生所言不差,这种医术确实太多单一,不过我们可以取众家之长,就像先生擅长外伤,先生就专门编撰一本治疗外伤的医医书,张仲景擅长治疗伤寒,就编撰一本治疗伤寒的医书,岂不快哉!” 华佗闻言细细思索一下,慢慢露出惊喜的神色,手舞足蹈的叫道:“不错,真是个好办法……不过,晋阳侯有办法普及这些书籍吗?” 说道这里,华佗忽然面露难色,这确实是个问题,东汉末年的书籍极为昂贵,普通老百姓别说读了,能看过的都不多。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原材料昂贵,竹简写刻困难,体积大,而且容易招致虫蛀,极难保存。 羊皮也是一样,至于蔡侯纸和布帛,那东西比竹简还贵,普通人根本用不起一般来说纸张都用做抄写“诗”“书”之类的古籍。 另外就是书籍抄写也极为困难,但多李重来说这都不是问题,第一就是纸张,这东西不是不能解决,且不说蔡侯纸的制作方法已经慢慢流传开来,就是李重自己就知道用什么材料制作纸张,古代的匠人聪明着呢!只要给他们一条大致方案,这些工匠很快就能拿出研究成果来的。 抄写更不是问题,李重就是傻子也知道活版印刷术的原理。 第一百八十章暗流汹涌 更新时间:20120909 华佗兴奋的也忘了李重要水淹邺城了,急忙问道:“晋阳侯是打算建立医学院吗?老朽不才,愿意做一名博士(汉代的老师称呼五经博士,看的不细,就这么用吧)。” 李重却摇摇头,吐出两个字来:“不行!” 华佗闻言大急,当即跪在地上叫道:“求晋阳侯恩准,华佗愿意免费教授医术。” 李重急忙叫人搀起华佗,哭笑不得的说道:“不是本候不答应,只是本候现在哪有能力建立学校呢!” 华佗好不犹豫的答道:“那我就留在这里,等晋阳侯建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