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旌旗_第10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4节 (第2/4页)

策和周瑜的能力,区区一个曹仁要是能挡住孙策和周瑜的联手,那还打什么,趁早投降算了。

    既然下定决心要做乌龟了,曹操真没什么好办法对付蔡瑁,虽然有刘备这个变数存在,但那也是需要时间才能发挥作用的。

    战场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庐江郡,九江郡。

    在刘表和曹操大战的同时,孙策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准备,首先,为了维持和刘表的联盟,孙策做出了极大的让步,那就是将自己的亲弟弟孙权送到襄阳作为人质。对于孙策主动示弱的举动,以张昭为首的官员竭力表示反对,但孙策却不为所动,坚持己见。

    当然,没人知道孙策在送走孙权的时候到底在想什么。

    孙策和周瑜带着五万大军直奔寿春,前去大战曹仁,而寿春的曹仁也立即做出应对方式,大军前往合肥驻守。

    前往合肥驻守的原因很简单,相比寿春来说,合肥地势险要,可以据肥水而守之,更重要的是,合肥是整个九江郡的门户,只有夺取了合肥,孙策和周瑜才能威胁到寿春,进而北上豫州、徐州。

    此时驻守合肥的是曹仁的弟弟曹洪,曹洪此人十分勇猛,但却有些鲁莽,所以曹仁严令曹洪不得出战,死守合肥,等自己大军到了,再行破敌。

    曹洪虽然鲁莽,但却极其敬畏自己这个更加勇猛的堂兄,于是也就闷着一肚子气憋在合肥城中。

    三日之内,孙策和周瑜就渡过肥水,到了合肥。

    孙策今年二十五岁,正是一个人精力最为旺盛的年龄,气吞万里。而周瑜也刚刚年满二十五岁,雄姿英发,两个人交情莫逆,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在孙策的军帐之内,二人正在商议如何攻破合肥。

    孙策的意思是周瑜带领大军攻打合肥,自己带兵抵挡曹仁的援军,这不是孙策看不起周瑜,恰恰相反,孙策很佩服周瑜的能力,关键是拦截曹仁要比攻打合肥危险的多,孙策不愿意让周瑜冒险。

    听了孙策的看法,周瑜展颜一笑,说道:“伯符(孙策的字),如今曹洪死守合肥,无论我们如何诱敌,曹洪都坚守不占,所以想要攻下合肥靠的是勇,能担当此重任者非伯符莫属。而抵挡曹仁,我军处于守势,靠的是智,所以还是让周瑜前去为好。”

    第二百三十一章为将之道

    孙策沉吟一会,他也觉得周瑜说的很有道理,但还是有些不放心周瑜,于是慢慢说道:“公瑾,曹仁极为悍勇,还是让我去吧,不急攻下合肥。”

    周瑜摇头道:“伯符,如果不能快速攻克合肥,曹操一旦击败了蔡瑁,就会转攻江东,到了那时,入主中原就太难了。”

    “嗯……”孙策点了点头,皱眉问道:“李子悔呢?也不知道李子悔什么时候能出兵牵制曹操。”

    周瑜露出一丝奇怪的神色,慢慢说道:“说来也怪,李子悔这人也不知道是什么出身,仿佛能通晓天下大势一样,虎牢关一战,李子悔借势而起,扶摇直上,现在已经是雄霸一方的霸主了。但此人形式却极为低调,不出手则以,一出手必定收获颇丰,真是令人佩服。只是不知道此人如何得知仲谋(孙权)一事,莫非此人在江东也有暗藏的棋子不成。”

    说道孙权,孙策脸上升起一股怒气,忍不住冷哼了一声。

    周瑜只能苦笑一下,接着说道:“按照以往的经验,李子悔定然不会在此时出手的,我估计,除非曹操大败……或者大胜,李子悔才会起兵牵制曹操的。”

    孙策也有很强的大局观,闻言点了点头,却翻着白眼说道:“我就奇怪了,曹孟德为什么不先对李子悔用兵呢?”

    “呵呵……”周瑜一笑,轻声道:“那还不简单,曹操此人行事极为稳重,他看不透李子悔,自然就不敢轻易动兵了。”

    孙策呆了一呆,哈哈大笑道:“如此甚好,我倒要看看曹孟德能否看透我了。”

    第二日,孙策分兵八千给周瑜北上,并派凌操,徐盛协助周瑜,自己带着四万多大军继续围困合肥。

    周瑜带着八千兵卒绕过合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