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0节 (第1/4页)
李重毫不犹豫的点点头,说实话,在三国时期,李重什么计都能中,就是不可能中诈降之计,谁是曹操的铁杆粉丝,李重心知肚明。李重非常清楚的记得,吕虔一直到了魏明帝时期,还活跃在曹魏朝堂呢,要是吕虔不是深得曹操信任,如何能做到这一点。 退一步说,就算吕虔想要投降,也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不是。 李儒眯起眼睛,慢慢说道:“既然如此,主公就要小心吕虔的埋伏了,如果属下所料不差,曹仁定然会放弃大营,藏兵与历城之内,待到主公攻城之时,设计伏杀主公。” “如果我们不接受吕虔的投降呢?”李重轻声问道。 李儒急忙说道:“主公,此事万万不可,现在吕虔投降一事人尽皆知,无论吕虔是否真心投降,主公都要做出礼贤下士,善待降将的姿态,不然的话,以后如何招揽各路才俊相投,谁还敢投靠主公呢?” 李重苦笑一声,轻声道:“吕虔此人真令人厌恶。” 李重这话说得真没错,吕虔这人确实有点不要脸皮,曹操占据兖州的时候,辟吕虔为从事,当时襄陵校尉炅母作乱,吕虔就曾经用过诱降之计,灌醉了炅母等人,使伏兵将炅母等数十人尽数格杀,这个计策确实简单有效,但真有失光明正大。 第二百四十三章贾诩的绝杀 总体来说,就是吕虔不怕背负出尔反尔的名声,但李重怕,谁让他现在是一方诸侯呢,就算想要出尔反尔,那不能为人知晓的。 不过李重也不害怕曹仁吕虔耍什么花样,大不了曹仁趁着这几天时间逃到历城而已,李重就不信历城的粮食够好几万人吃,到时候饿都饿死曹仁的兵卒了。 如果曹仁不到历城之内避难,也就是多做几个冰块的事,李重不差这三天的时间。但很快,李重就会知道这个决定有多么的愚蠢! 当天夜里,李重就发现曹仁的兵卒偷偷赶赴历城,和李儒等人商议过后,众将一致认为曹仁是要凭借历城的城墙负隅顽抗了。李重立即派出赵云、高览二人偷袭曹仁的大营,曹仁的兵卒根本就没什么心思死守了,赵云、高览很容易的就占据了曹仁的大营。 占据了曹仁的大营,李重决定趁热打铁,立即派兵追杀曹仁。 双方在历城附近展开一场惨烈厮杀,断后的夏侯惇带着五千兵卒抵挡赵云和高览的合击,经过半夜的混战,夏侯惇带着轻伤回到历城,兵卒死伤两千余人。 曹仁进驻到历城,李重一把火烧了曹仁的大营,带兵将历城团团包围。 到了第三天傍晚,李重接到吕虔用羽箭送来的消息,吕虔声称,如今历城的东门归吕虔布防,约李重今夜子时来攻,吕虔打开城门,与李重里应外合,夺取历城,置曹仁于死地。 “操……你……妈的……当老子是傻瓜。”李重一把将吕虔的信件摔到地上,冷笑道。 李儒嘿嘿一笑,说道:“主公不必动怒,想来曹仁一定会在城门之处设伏,到时候主公小心一些,定然叫曹仁、吕虔有来无回。” 陈宫补充了一句:“主公,也要小心回营之时曹仁截杀我军。” “嗯!”李重点了点头,表示赞同陈宫的意见,如果李重有准备的话,无论曹仁设下几路伏兵,都无济于事,原因很简单,李重的兵力雄厚,无论怎么分兵,李重都游刃有余。 当夜子时,星垂旷野、朔风呼啸,李重的一万兵卒在赵云的带领下偷偷赶赴历城东门,当然,这些兵卒早就得到命令,这次前去偷城,装装样子也就可以了,遇到伏兵也不要惊慌。 东门之处只有点点火把的光亮,城墙上漆黑一片,鸦雀无声。眼看快到了城门,赵云低声说道:“小心点,都把盾牌准备好了。” 根本就不用赵云提醒,偷城的兵卒早就将盾牌准备好了,一个个缩着头,将身子藏在盾牌后面。 按照约定的信号,赵云点燃一支火把,来回画着圈子。 果真不出所料,赵云刚打出信号,城头上火光四起,万箭齐发,光是赵云自己就享受了数十支乱箭攒射的待遇。 饶是赵云早有准备,也忍不住怒骂一声:“卑鄙无耻……” 急忙挥动长枪,拨打射来的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