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6节 (第6/6页)
在相关文件上签字认可,这块土地在法律上就应该还是属于她的。 当然,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莉亚还是菲奥娜,都从未想过要去反驳理查德的决断。这时代虽没有词汇叫君无戏言、一言九鼎,但国王的敕令依旧是不容置疑的。理查德说他把伊登还给了斯卡提,那伊登就是属于斯卡提,莉亚从未想过要去拿回理论上是属于她的这块土地。但眼下的情况又有所不同。 诺丁汉夫妇望着信使从来的第二封国王来信,几乎要笑出声来,谎报死讯,腓力这到底是玩儿的什么节奏?! 倒不是说莉亚就没有因此而怀疑跟揪心过,但因为王城大火,致使捕杀骑士团成员的行动告一段落,再加上中小贵族以及佩恩斯家族的暗中运作,骑士团在斯卡提各地的据点渐渐又有了死灰复燃的迹象,虽然依旧是隐藏在暗处,可消息传递远比先前灵通得多。正如那位曾被判了绞刑、现在却依旧活蹦乱跳的呆在诺丁堡的教宗特使说的那样,教会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教宗看大团长不顺眼,就会有人看教宗不顺眼。而同样的在斯卡提,也有神职人员看大主教不顺眼。 月光城传回来的消息,艾尔伯特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还活着,尽管伤势不容乐观,但还没到要国王现在就为家属发死亡通知书的地步。所以,明摆着,腓力就是要激怒他们引起战争。 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莉亚跟丈夫对视一眼,一同觉得对方不可理喻。好吧,还有一丝丝被轻视的愤懑,那老头儿竟然天真的以为在主场作战就能高枕无忧了! 得给他点儿颜色看看,这并不是冲动的决定,从腓力设计谋杀理查德那天起,斯卡提跟奥丁这一战就在所难免。即使莉亚不坚持,她背后那些曾经宣誓效忠她堂兄的贵族们都未必答应。更何况,隆重的出动三十艘战船,诺丁汉打得绝不是空手而归的目的。 打呗,投其所好,顺便让毒狼知道知道,斯卡提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但打仗是得有缘由的,就像教宗下令围剿骑士团,还得打着审判异端的旗帜。作为现阶段的亚美公敌,被教会扒了教籍扔出来游街示众的诺丁汉夫妇,更得找个好听的名头。 伊登这个名字就从脑海中浮现出来,还有什么比主张自己的权利,更能理直气壮的?即便被剥夺教籍,财产不再受到所谓的保护,但莉亚依旧有权利拿回属于她的东西,只要她有这个实力。 奥丁人根本不着急登岸,他们运输船携带丰富的补给,足够耗到伊登城墙上再看不到一个斯卡提国王的人。一天三轮的投弹,早中晚,一次不落。在长弓的射程范围之外,奥丁的炮手们甚至自发的开起了军事竞赛,反正伯爵夫人发话了,这种小场面就当是演习,炮弹管够。这些年来经过反复试验跟改良,被淘汰的火药型号都快堆满整个诺丁山仓库,扔掉也是浪费,干脆拿来给斯卡提远亲送礼,权当是为他放礼炮长长眼了。 不到半天时间,西面城墙就被炸开一道大豁口。伊登是港口城市,城墙几乎修到了海岸线边上来,奥丁人在船上投弹,一扔一个准儿。好在离城墙最近的地方是贸易区,战时不会有闲杂人士,除了各地应国王召唤而来抵抗奥丁人的斯卡提贵族军队,伊登人称得上是毫无损伤。 商会的负责人们甚至悄悄碰头开起了小会,讨论值此紧要之际,如何拖腓力的后腿儿才能更好的表现出对伯爵的忠心。反正经此一役,他们都不可能再投归国王旗下了。倒不是说伊登人对原本的领主家族有多忠诚,而是明眼人谁都能看出,这一边倒的局势谁能笑到最后,傻子才会投向注定的失败者。想到成为诺丁汉伯爵夫人“自己人”后所能带来的利益,令这群无利不起早的商人们眼睛都开始发红,他们甚至已经盘算,除了伊登伯爵,其实还有一种可能…… 商人们能想到的,腓力也能够想到。大主教能看到的,教宗必然也已看到。这当然不是他期待的局面,先是乌拉诺斯,紧接着又将是斯卡提,他想打压甚至灭亡的诺丁汉家族,不但没有朝着他预期的方向发展,反而越见强大。教宗先是气愤,继而心慌,他是想让腓力父女打头阵当炮灰,可却不是为了喂饱诺丁汉,好让对方一路杀向教宗领来的。拦住他,必须拦住他。 教宗的敕令下往亚美各地,尽管伊格等国家也多少有回应的迹象,但远水解不了近渴,真正能解斯卡提之围,能与腓力遥相呼应合力歼灭奥丁船队的,就只有泰格王国。可惜,这俩也是冤家,除去几年前的一战不提,人家被休弃的公主可还呆在家里无人问津呐。 生平第一次,教宗用他三寸不烂之舌为两家说和,想他惯于挑拨、羞辱、讽刺,这样的情景还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新鲜。 可不管怎么说,泰格国王最终还是松了口,在腓力几乎要扛不住,准备将艾尔伯特毫发无损的祭出来,把教宗抛到一边谈谈休战条件的时候,泰格国王的军队终于自王城出发,朝着西北方穿过两国边境向伊登郡奔驰而来。 但在即将越过斯卡提跟泰格边境线的时候,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对手。 ☆、第 123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