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吃不饱的丈夫_第82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2页 (第2/2页)

,十里秦淮“礼乐秀群英”,河边一半是文人雅客,一半是教坊名伶。笔墨与烟花,才子与佳人,交相汇聚于此,这里是个美妙的地方。

    晚上秦淮河边还有表演,非常热闹,安乐捂着肚子和蒋鸣玉边看边走,虽然撑了点,但是很开心。

    因为人很多,安乐的胳臂时不时和蒋鸣玉的擦碰到一起,他后来干脆偷偷扯住大佬的衣角,蒋鸣玉发觉了也没有吭声。

    蒋鸣玉平日过着神仙一般的生活,不喜欢凑热闹,很少出门。

    这次和安乐在一起,四周虽然吵了点,竟然也不觉得讨厌,反而因为被牵着衣服,蒋鸣玉的步伐变得更慢了。

    多待一会,也未尝不可。

    秦淮河上有着大大小小的游船,河边的建筑与游船上挂着各色的彩灯,桨声灯影,美轮美奂。

    古时候这里有很多歌女,每日在游船之上,夜夜笙歌,安乐心想,他要是古代的文人,也喜欢往这边跑,喝酒听歌,吟诗作对,多好玩啊。

    他刚这么想着,就被旁边一个卖东西的吸引了注意。

    那个小贩摆了个摊,摊子上挂着一个简易的招牌,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状元豆”。

    第42章 丝线与状元豆5

    安乐对这个东西的名字产生了好奇。

    状元豆是什么。

    那个小摊摆在河岸边的阴影处,被旁边的建筑笼罩着,不仔细去看很容易被忽略。

    生意是怎么做的,摊子摆成这样会有人买吗。

    不过这摊子的广告倒是有点新意,招牌上“状元豆”三个字是用毛笔写的,还是繁体,字体飞扬,行云流水,写得很漂亮。

    安乐扯扯蒋鸣玉的衣角,拽着他一起往摊子边靠过去。

    小贩见人来了,连忙招呼:“客官,来点豆米不。”

    这小贩挺入戏,还喊他客官,安乐看见摊子上摆着一口锅,旁边放着油纸,就问:“是什么样的豆子,为什么要叫状元豆?”

    小贩嘿嘿地笑,揭开锅盖,立刻有一股浓郁的豆香夹杂着热气扑面而来。锅里正煮着黄豆,饱满的豆子泡在酱色的汤汁里,汤里还放着红枣八角,咕咕冒着泡,豆子好像已经煮烂了,看起来软软的。

    安乐本来已经撑得不行,看见那些豆子居然又咽了咽口水。

    小贩告诉安乐,城南的秦状元原来家境贫寒,吃不起别的,他母亲每日就为他煮黄豆,豆子里加上红枣,期盼他能高中。后来秦状元真的中了状元,这种豆子就叫状元豆。

    夫子庙贡院旁,在古代住的都是考科举的学子,做生意的抓住考生心理,卖这种豆子讨个好彩头,就跟现在涂答题卡的铅笔上印着“满分”一个意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