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时明月何时归_第四十四章 句读知不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 句读知不知 (第2/2页)

未曾完善。

    是故才有韩愈于《师说》中有言,‘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而宋时《三字经》中也有,‘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可惜到了明清时八股当道,让文化出现了断层,如此真正成熟之标点符号乃是近代才完善,只因为那时白话文兴起,便渐渐趋于完善。

    只见刘荨于黑板上写出,(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众人看着黑板中字间之符号,却不明白其中意思,只高云老先生疑问道,“此为何解?”

    刘荨笑了笑,拿着滑石将第一句圈了起来,才道“第一句中,在有人谈话,子曰,加上的两点,我将之称为冒号,意为某人要说话了,专用于要说话之人名之后,冒号那之后的两点,以及最终句式的,方向不同如蝌蚪的符号,乃是包含所讲所有话语,包含其中的都是他所讲之语。只句式中的如蝌蚪的一点为逗号,起到分隔之用,无语气,在句氏过长时用之断开。”

    “再如呼之后那如耳朵之符号乃是用于疑问与反问之语气之中,称为疑问句。”

    刘荨这时又将第二三句圈了起来,才悠然继续道。

    “第二句与第三句大同小异,其差异主要是第二句尾句那空心小点,这小点乃是结束时没有语气所做结尾符号,而第三句,矣乃是感叹词,将那长条下一点之符号记之,称为感叹句。”

    “我现下将这些称之为标点符号,大概初学将之加入便已足够,如此整个加起来,是不是读起来容易了许多?”刘荨笑着讲解道。

    高云老先生从刘荨讲的时候便认真听着,现下他抓着胡须,拿着毛笔在竹简上按着刘荨讲的意思做出标点符号,随后又开始读了一遍,却是顺畅了许多。

    他点点头,口中喃喃按着刘荨所写的念了起来,而其余人也默默看着黑板念起来。

    这时,不仅高云老先生脸中带着笑意,其下学生们都很容易念将出来,语气亦不差,便如老师亲自口传一般。

    甚至连绿豆与縻铜都很顺利的念了出来,如此众人都言不错,虽只有几个小点,但是其作用却是非常大,众人对刘荨都表示佩服。

    高云老先生笑将起来,“哈哈哈,后生可畏啊,竟造出这些标点来,虽只区区几个符号便降低了句读之断句难度,如此蒙学岂不是愈发简单,此对天下童子乃福音也。啊呀,如此当受老夫一拜。”

    随即高云老先生竟半弯腰对刘荨辑了一礼,刘荨当然不敢受,只也半弯腰下来辑礼与他,如此二人只好互笑一番,然后老先生便请刘荨以及縻铜绿豆在木板上席地坐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