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八三章 殖民者与外国银行 (第2/2页)
的收入还高很多,靠的什么,海外贸易占了大头。 当年的贸易远比不上当下李亭在南洋的布局,南洋人口也是极多,再加上还能通过荷兰人英国人葡萄牙人,将货物售卖到欧洲美洲之地,这样一年的贸易量将是以前的不知多少倍。 一旦这样的大贸易起来,这几个港口一年的商税关税也将是天文数字。 清朝末年,每年的海关也有三四千万两银子呢。 李亭这里,加上商税,莫说千万两银子,就是上亿两也是有可能的。 李亭点点头道“史大人,你放心,不出几年,朝廷绝对不愿意以这几个地方的商税关税再来担保银行借款。 朝廷一定会想办法收回去的。” “你是说,这几个地方,将来一年收税能超过一千万两银子?”史可法诧异的睁大眼睛。 “有一两年时间,应该就能看到端倪。”李亭信心十足的说道。 “但愿如此吧。”史可法虽是半信半疑,但是李亭淡然的表情还是给了他很大的信心。 虽说他做事,总是出人意料之外,但是他说到之事,总还是能办到的。 史可法听完,不再问这个问题,他轻声问道“你可愿意在朝为官吗?” 李亭想了想,他现在的身份很是特殊,说不是官,但掌控着南洋吕宋之地,整个南洋,都在他的贸易体系下。 现在又开设银行,维持着大明朝摇摇欲坠的财政体系。 假如把时期往后推250年,他就是类似于清末的外国银行还有殖民者的身份。 他就是这个时期的怡和洋行,靠着跟朝廷的合作,攫取自己的利益。 这个才是他的最大身份,他最大的护身符。 这样的身份更是洒脱,让他能游离于各种矛盾外,尤其是复杂党争中。 只要朝廷对银行有依赖,他们就奈何不了自己。 这比再大的官都更可靠。 再加上崇祯实在不靠谱,谋事做事,经常虎头蛇尾,在他手下,越是忠诚,积极做事,到最后崇祯一旦转变,前面最忠诚的必然是最倒霉的。 不过,做官也不是不可以,就像郑芝龙一般,维持着某种超然的地位,也是可以的。 李亭点点头道“朝中为官,我是不做的。回河南做一副总兵或者总兵,我倒愿意考虑。” 看着李亭年轻的面孔,一开口就要做总兵之类,不知道他实力的人,还以为是个疯子,但是了解他的,觉得他的要求恰如其分。 “好吧,你回河南也好,至少也能保一地平安。只不过当下你银行恐怕要忙了。” “正是,只怕朝廷催钱的很快就会来找我了。” “忙完这段时间,你要回河南的话,我也回开封看看。开封老家,我还没回去几趟呢。” “好。” 李亭很是高兴,史可法还有一年多才能被重新任命,李亭当然愿意他回河南能帮自己。 说着话,李亭一抖缰绳,马车重新疾驰在大路之上。 大路之上,行人稀少,凉风迎面吹来,两旁大树飞跑一般后退…… 李亭一直将史可法送回家,这才往自己回自己住的李阁老胡同。 此时,已经将近天黑时分。 在自己胡同门口,竟然停着两辆马车,李亭紧急拉住马车。 “李亭,快下车,老夫有要事相商。” 李亭回头一看,兵部尚书陈新甲,还有户部尚书倪元璐正站立在门口马车旁,焦急的冲自己喊道。 让你们亲自登门拜访,看来这事的确不小,李亭心里想道锦州到底出了什么事呢?能让他们如此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