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三二章 北京城的震动 (第2/2页)
甚多,对于李亭更多是听说,连一面都未见过。 “范阁老,你前段时间不在朝,对李亭可能有所耳闻,具体他什么样,你不太了解。”陈新甲见范复粹有些来者不善,连忙笑道,“回头我细细给你讲,李亭这个人不简单。” “哼!能有什么不简单的?不过一商贾耳。满口铜臭,言不及义,难道我大明要靠商人了吗?” 范复粹冷哼一声道。 范复粹毕竟是当朝首辅,听说一商人居然打的清军连番大败,他如何不震惊,如何不气恼? “范大人,李亭可不是普通商人。莫说商贾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就连我们户部、兵部等朝廷要职,有时候也须看他眼色行事。” 倪元璐走过来,尽量心平气和的给范复粹解释着。 “这……这李亭还是商人吗?简直是国之大蠹啊!” 内阁首辅范复粹终于脸色大变。 “这样一商贾,如何让他有如此大权?” “范大人,今年我们户部的钱从哪里来,你可知晓?” 倪元璐看着范复粹问道。 “户部之钱,不是说停了辽饷,你们的钱怎么能够?” 范复粹挠头想着,忽然脸色一惊道 “难道是李亭出钱不成?” “正是李亭开设的南洋银行,我们从他那里借钱,好供应朝中开支。这样,朝廷才下定决心停了辽饷。” “什么?朝廷是从南洋银行借钱?” 作为朝中大臣,他如何不知道朝廷开支的重要。如今朝廷竟是从一商社借钱维持,那这商社岂不是能极大的影响朝局。 怪不得兵部和户部要看李亭眼色行事,李亭如今简直掌握着他们的命脉。 “正是。不光户部,现在我们兵部的军粮也是由南洋商社供应大部。今年天灾厉害,很多地方颗粒无收,南洋商社从南洋一船船的粮食送来,才能保证各地供应无虞。” “范大人,李亭的南洋商社,供应朝廷的开支,供应着各地的粮食,如今他又将清朝一举打翻在地。他之影响,无论如何不可轻估啊。” 陈新甲叹道,“这南洋商社,这李亭,眼前虽是布衣之身,对朝局影响之重,不亚于六部,不亚于阁臣,范大人,要三思啊。” 范复粹终于明白过来,眼中神情复杂,眼看着外面无尽的烟火,长长没有吭声。 有李亭在,有南洋商社,大明尚可维持,若……若要与他翻脸,岂不是大明都维持不下去了? 有这等实力,便是朝廷,只怕也无可奈何吧? …… 不光是范复粹等朝中重臣感受到震撼,襄城伯,定国公等在北京的勋贵,一样也是震撼不已。 李亭打败清军的消息传来。 一番勋贵,还来不及庆祝,就纷纷连夜赶着马车来到南洋银行,来到李阁老胡同,跟南洋商社套交情。 南洋银行,南洋商社,南洋车行在北京都是章怀在打理,他一向神龙见首不见尾。 此时,他更是隐身不见。 章怀派人出来告诉众位,生意一切照常,银行照常营业,马车买卖和往常一样。 “他们有此大胜,以后南洋商社可就更不得了!” 他们这样想着,心里想着如何跟南洋商社打好交道。 南洋商社连鞑子说打就打,多尔衮、阿济格等等一众鞑子名将说杀就杀。他会顾忌明朝这些人吗?这个实在不好说,说不定他那一天挥刀过来,他们也只有承受的份。 朝廷态度暧昧不明,但是对李亭的忌惮十分明显。 就连朝廷都如此态度,下面勋贵为了保住自己的富贵,想着以后如何跟南洋商社的交道。 他们可不愿与南洋商社交恶,这个后果甚至是超乎他们想象的。 这一夜,整个北京城,有人彻夜狂欢,有人彻夜难眠。狂欢的欢庆李亭的胜利,难眠者想着以后如何跟南洋商社打交道。 李亭用十余万清军的尸体,想所有人展示着他非凡的实力 南洋商社不光有钱,他更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