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夫当国_第8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3节 (第4/4页)

尉并不是很愿意,他来找袁肃是希望对方能尽快调集兵力进山搜捕,又或者赶紧筹备赎金以备不时之需,至于那两名逃回来的信徒,二人都是受害者,自然要让他们好好休息才是。因此,他故意一副推诿,并且再三强调应该先加强军事上的准备工作。

    然而袁肃只是冷冷的向罗根上尉说了一句话:“是你来指挥,还是我来指挥?”

    罗根上尉顿时哑口无言,他再怎么目中无人,自己也不可能僭越对方的职权。

    一刻钟后,陈文年和吴立可相继赶到赈灾司令行营。二人听说洋神父遭人绑架勒索赎金,脸色皆变的震惊起来,好不容易看到灾情得到好转,现在又闹出这档子事故,当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很多中国官员的眼里,洋人的事情再小,那也是干系重大。

    “刁民,真真是刁民呀!妄官府如此卖力的赈济,中央如此费心的拨款,这等刁民居然做出这样丧尽天良的恶事。真真是天理不容。”吴立可顿显出一副咬牙切齿之态,情绪失控似的恶狠狠唾骂道。

    “此事发生在这个时候确实棘手,而且这些歹徒一开口竟索要十万元赎金,这实在非同寻常。以前我们七十九标在关外的时候,各路山头从来不敢这样漫天要价,而且也从来不敢打洋人的主意。只怕这次情况不简单。”陈文年语气凝重的说道。

    袁肃没有再做任何表态,只是在等到罗根上尉派人将那两名信徒带到之后,他才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向这二人提了几个问题,诸如这些人使用的枪械有什么特征、带头的人是什么模样、袭击义队的歹徒有多少人、具体潜逃的方向等等。

    这些答完一个再问一个,同时还尽可能把问题描述的详细一些。一方面是给足二人思考的时间,另外一方面也是在查看二人回答问题时的神态。

    无论是中国籍信徒还是法国籍信徒,二人的回答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出入。

    昨天傍晚义队遭到劫持时,因为情况太过混乱,无法确定具体的人数。但可以肯定的是,拿着冷兵器的劫匪全部是难民模样的人,一个个衣衫不整、满身物资,而拿着枪械的劫匪打扮则要略好一些,最起码看不出来是难民的样子,而且不少人还是骑着马。

    后来这些劫匪带着义队的人开始转移,在路上给所有人都蒙上了眼睛。之所以可以判断是东北方向的山林,是因为劫匪没有第一时间给他们蒙上眼睛,而是走了一段路后才开始有这样的戒备。在被蒙上眼睛之前,他们确定队伍行进的方向是东北。

    而且当天晚上劫匪松开了所有人质蒙眼睛的布带,尽管当时天色很暗,可大家还是能够判断自己周边的环境,分明就是一处密林山坡。人质就在这个山坡上露宿了一夜,直到第二天天还没亮的时候,有人在人质当中随便挑选出一个洋人和一个中国人,让他们回去报信。

    二人都不敢确定劫匪的藏匿地点在哪里,在下山时劫匪又蒙上了他们的眼睛,直到来到山脚下后,劫匪还让他们往前走两百步,然后才能摘下蒙住双眼的布条,若是谁敢提前摘下那就在背后开枪打死。

    显然山坡只是临时休息的地方,必然还会继续转移到其他藏身之处。

    这一切听上去好像都不能说明问题,然而中国籍信徒却在这个时候又补充了一点,他记得当天晚上解开眼罩之后,发现周围的劫匪人数显然没有傍晚遇劫时那么多。基本上那些手持刀棍矛之类冷兵器的难民们都不在,只有一些牵着马拿着枪械的劫匪。

    第95章,疑点重重

    对于袁肃等人来说,这个补充的消息确实起到非常重要的帮助,这意味着组织这次绑架的歹徒显然是两拨人。有枪械的歹徒极有可能是真正的土匪、响马贼,而那些没有枪械的歹徒则是一些由难民组成的团伙,甚至与之前抢杀粥厂、赈济所的难民是同一伙人。

    “既然这伙歹徒有枪械有马匹,显然是有组织的队伍。吴大人,常言道兵匪一家,你在临榆县这么多年的任上,可有这方面的门路?”

    “袁大人,这……瞧您这话说的……下官向来只负责县中政事,这兵与匪的勾当,怎么可能与下官有什么瓜葛呢?”吴立可连忙解释道,“兵匪一家”这话自然不是没道理,可这终究是一句上不了台面的话。袁肃不仅堂而皇之的来问,而且还是当着洋人罗根的面前来问,这教他如何来回答?

    “吴大人,事关重要。总之,十万赎金我是拿不出来,除非临榆县县政府能拿得出这笔款子,否则眼前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弄清楚歹徒的下落。倘若吴大人有这方面的人脉,只消派人去打听一下消息,再不济花钱买一些休息也无妨。这对大家都是好事。”袁肃字正腔圆的说道,言语中带着几分警示的意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