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孙氏强敌_第一百一十五章 碧甲军成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碧甲军成立 (第2/2页)

,我们也不清楚,他们手中至少还有一万兵马”

    “最后,袁术账下有一谗臣,名叫杨弘,此人贪财忘义,又贪生怕死,偏偏还深得信任,或可从他着手”

    袁涣这算是把袁术的老底揭得一干二净,虽然没有提出多么有见解的计策,但情报却听得李靖连连点头。

    …黄忠在寿春已有些时日,守将李丰,没有什么才华,但贵在有自知之明,面对恣睢军的到来,选择了坚壁清野。

    到底说黄忠不适合当统帅,不仅没有办法给己方增添buff,更没有给敌军套上debuff的技能,再加上又没一个能商榷的军师,面对攻城战,就显得十分吃力,当然最主要还是自己谋略欠佳。

    “李丰小儿,可敢出城与老夫一战?”

    ‘唰唰唰’回应他的是密集的箭矢,慌忙挥刀打落,无奈回营。

    “唉!”叹了口气,黄忠愁眉苦脸的坐下,将亲卫端上的茶水一饮而尽。

    思议着,主公对他信任有佳,让其统领一军,虽然这些年下来,多有战功,可也就他自己知道,要不是周瑜,恣睢军根本不会有如今成就。

    第一次,他对自己的能耐怀疑起来。

    “启禀黄将军,背嵬军王忠嗣求见”

    正当一筹莫展的时候,外援来了,而且还是一个十分强大的外援。

    黄忠很少和岳飞打交道,王训就更不用说,很奇怪这个人怎么不远万里的从青州来见自己,只不过听闻此人带兵打仗确实很有一手,正好可以解自己的燃眉之急。

    王训先到了义城,而后才在下蔡见着孙策,后者先是表扬了一番他的功绩,方提及主要内容“去恣睢军看看,有什么帮的就帮,多熟悉熟悉,以后就在恣睢军带兵”

    王训只以为真是换个地方工作,也不多想,黄忠是元老,他可不认为自己能取代得了。

    “忠嗣此番前来,可带有主公的什么口信?”

    王训想了想,没觉得孙策要自己带什么话“主公只是让我前来听候黄将军调遣,未有其它指示”

    带着一丝遗憾和希冀,黄忠问计王训“城内有兵两千,民二十万,忠嗣可有破城良策?”

    王训有些哭笑不得,当下他能有什么计策?连城池都还没见着“黄将军勿急,待末将看看敌阵再说”

    …另一边,陈到也抵达了下蔡,见孙策援军不断,现在已有三万之数,纪灵非常明智的选择了撤离。

    “叔至这些年辛苦了,一直替某操练着这批预备役,如今是时候让敌人为之胆寒”

    根据陈到的技能描述,现在只要他统兵两千,那么就有86的统率值,一跃成为一流武将。

    “我有意成立新的番号,叔至拿着这个与黄叙一道,去六安找李靖吧”

    碧甲军。

    历史上的李世民有一支部队叫玄甲军,而每次看到李靖,孙策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这件事,为了抚慰平生,还有那奇怪的强迫症,碧甲军顺势而生。

    ‘李靖,李药师,五日内连下三城,中华大地振动,战功卓著,今正值用人之际,特命为一军之主,李典,王凌,陈到,黄叙随军听用,下六安后朱桓立即归解烦军。命李靖常驻豫州,编制两万,番号名,碧甲军,’

    当拿着孙策的任命时,李靖整个人是懵的,自己才参军多长时间?搬着手指都能数清楚,就这么高升了,而且还是一军之帅,好像有点太过顺利。

    但这总不可能是计吧?拿着委任状,李靖心里十分沉重,这是多么大的一份信任。

    和李典,王凌接触不少,他两是什么水平,李靖非常清楚,有他们做副手,自然能做到得心应手。

    至于陈到,孙策是不可能一直放他在预备役的,只有带着部队外出征战,才是其发挥余热的最佳方式。

    有关这个人,李靖有过耳闻,据说现在很多新锐将领,都是他带出来的,相信能够给自己很大帮助。

    而黄叙,是黄忠的长子,尽管有点裙带关系的意思,但这也是和元老打好交道的一种方式,对于孙策的这个安排,李靖非常看重,能从预备役按时毕业的,都是真有本事的人。

    有了这一万生力军的加入,对收拾张勋,李靖有了新的想法。

    “叔至新到,可愿即刻上阵杀敌?”

    陈到心里那是一万个愿意,当了这么久预备役教官,大刀早就饥渴难耐“但凭将军吩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