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节 (第3/4页)
会很满意。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 李湛:小花最近喝茶优雅多了,宋嬷嬷教得不错。 小花:(火冒三丈)是你多嘴宋嬷嬷才对我魔鬼训练的? 李湛:咳,我这不是想提升一下你的气质吗?别生气。 小花:想要我不生气也行,这一桶水你给我灌下去! ☆、第114章 新的笛子送过来的时候,苏老先生正准备给小花上课。 听见安平王求见时苏老先生眉头皱了起来,安平王名声不好,很让他们就些饱学之士不待见,安平王的名声总和好色,不学无术扯上关系,不过最近自从安平王挑了两黑土胖的女人给皇帝生孩子之后,他好色的名声倒是少了很多,他挑女人眼光之奇葩的名声盖过了好色。 苏老先生看了看小花,一个平板的瘦小萝莉,跟黑土胖完全木有关系,也就是说不是安平王的菜。这样看来以前传出他好色名声的人倒是其心可诛。但不学无术的名声倒是还在的,沈佩是跟他们说了安平王现在进步很大,但就他们这些老家伙的眼光看来,安平王学习才多久,这进步最多也不过是从文盲到识几个字的区别而已。 “先生,安平王是为学生拿笛子过来,新改造的笛子。”小花见苏老先生脸色不豫赶紧说,“这笛子可是十二孔的,音阶更多了。” 苏老先生知识渊博,君子六艺他可是其中的佼佼者,对笛子虽说不如古琴,但也有涉猎,当下起了好奇心。 大庆朝十分尊师重道,对于德高望重者除非是上朝否则连皇帝都不需要跪拜。对于年满六十以上的德高望重学者,皇帝不得加刑,王爷都得下马。 李湛很恭敬的进来对摆谱的苏老先生行了一个大礼,苏老先生暗暗点了下头,安平王这礼貌还不错,以前传言他不敬师长,看来确是以讹传讹。 三只笛子摆在老先生面前,苏老先生马上夺了支过来仔细观察。 小花也拿起一支笛子,爱不释手反复看着,这才是她印象中的笛子,也是她会吹的笛子。 “试试音吧,这可是我找专门做笛子的大师做的,不满意的话再拿去重做。”李湛笑着让小花试吹一下。 小花吹了几个音,找准了音阶,吹了一首《梅花三弄》,尽管还是比较生疏,但好歹能听出听的是什么玩意了,苏师傅将手上的笛子拿过来仔细观察,笛子一下子多了几个孔,音阶一下子多了数个,这下子能吹的曲子更多了。 “安平王大才,是老夫以讹传讹了,果然流言信不得。”苏老先生欣喜地看着他,他就说大庆朝人杰地灵,皇家哪来那么多纨绔子弟。 “不是我大才,”李湛微笑着说,“这是花静小姐的功劳,她从一欧罗巴人处学的,就音乐而言,那边有其独特的记谱法子。”说罢将他这几日整理的阿拉伯数字1-7代替的音阶和大庆用的宫商角徵羽对应起来。 苏老先生暗自吃惊,这样果然方便许多,再看小花眼光已是不同,“发现的眼睛有时比聪明更重要,看来是老夫错了,你并非不学无术之人。”语气中带了几分歉意,这姑娘并不是他想像中的朽木。 小花赶紧行礼,“哪有,多亏了夫子的教导,学生也觉得最近进步良多呢,只是这新的记谱方法并不是我留意到的,是家母的功劳,她在世时最喜欢看书,她当年看到一些关于欧罗巴的书,对里面的谱曲方式极为推崇呢,若不是当时她生病,这新式笛子早弄出来了。” 老先生暗自点头,看来这孩子没撒谎,可惜她母亲过世了,不然可以好好交流一番当真再好不过了。 李湛微笑着打圆场,“这笛子倒是在花夫人的启发下弄的呢,据说当年花夫人极想将很多乐器改成七音阶,这样谱出来的曲子更悦耳,可惜当年花夫人病重,都没心思去弄其他乐器,只提到笛子而已,现下苏老先生要教花姑娘乐器了她才想起要改造一下新笛子。” 唉,小花傻笑,但心里腹诽不已,这不是抗日频道,不要叫我花姑娘好吗? 苏老先生用欣慰的目光注视着小花,如果这笛子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