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饭桶妹子生存手札_第5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4节 (第4/4页)

是在小花的启发下才做出七阶的,那小花的名字必能上音乐史,而她作为花静的师傅岂不是也能青史留名,这样一来他看向小花的眼睛简直可说是温和了。

    李湛拿来了三支笛子,当然有一只是属于苏老先生的,苏老先生摆弄几下就熟悉了笛子的音阶,在兴头上吹了首曲子,他年轻的时候对音乐极为喜爱,上了年纪后因气不足倒极少吹笛,但良好的音乐基础让他很快就熟悉了这新的笛子。

    古人谓笛子的声音为“荡涤之声”,古人诚不欺我。李湛闭着眼睛欣赏,一脸的享受。

    现在正是春天百花竞艳时候,小花从笛声中听到了鸟语花香,溪水琮琮,一只小鸟飞上枝头欢快地唱着歌,然后另一只小鸟听到了这悦耳的鸣叫开始一唱一和。

    不对,是真的有小鸟在唱歌,小花睁大眼睛看着窗外的大树上正在吱吱喳喳欢叫着的两只小鸟,据说悦耳的曲子能吸引动物倾听,她真的见识到了,古人说的绕梁三日诚不欺我。

    路边经过的人忍不住停下了脚步细细聆听,下人们也情不自禁停下手中的活计痴痴地听着。

    一曲终,小花将手拍得通红,不愧是大师级的人物,太好听了。

    “虽说新的音阶老夫没用上,但这新式笛子果然更悦耳动听。”苏老先生有些遗憾,这改良过的笛子果然比旧的更悦耳,可惜为什么不是他年轻时遇到这样的乐器呢,那时他中气更足,肯定能吹得更好。

    “来说看看这曲子如何?”苏老先生转过来问李湛和小花,浑然忘记李湛不是他的学生。

    “我听到了春天,万物复苏。”小花很不好意思地说。

    “嗯,能听得懂意境是学乐的入门。”苏老先生勉强点头,看在她灵机一动使笛子改良得更动听的份上,苏老先生没再说什么,转而对李湛道,“你觉得呢?”

    “极为美妙,”李湛拍手感叹道“无论是滑音,颤音和叠音都极其完美,只是……”李湛有些迟疑。

    “只是什么?”

    “只是腹震音有时不够,许是先生中气不足。”李湛恭敬地说。

    苏老先生愣了下,他年纪大了气血肯定不如年轻时但他的技巧早超出年轻时候,而李湛能找出这么一点点不足说明他也是个爱乐的,苏老学生马上来了精神,“你吹首曲子与我听看看。”

    李湛遵命,吹同一首曲子。

    于是今天一整天,无数有幸听到的人都沉醉在笛声中。

    作者有话要说:ps:今天这篇数字不多,但我花的时间更多,看了很多乐器资料,还有今晚实在太晚了,小剧场先不更了,我国庆这段时间都在加班中,每天更还是做得到的,但恐怕字数有点少,大家多担待吧

    ☆、第115章

    苏老先生兴冲冲地回到书院。书院在京郊,掩在青山绿水之间,从山下往上是一条长长的阶梯,每日从山下到山上的学子不得坐轿,只能花时间用两条腿走上去。

    大庆讲究君子六艺,能上马射箭是学子最基本的技能,走个山路自然不在话下,因而像前朝那般弱不禁风考个试就半死不活的学子还真不常见,就连这里的女学生平素大多喜马球,上马能打,下马能使箭,尽管大多身材丰满,可手脚终究是极为灵活的,花兰是马球能手,小花去观看过她参加的马球赛,女子马球赛的激烈不亚于现代足球,甚至可以说更危险,一来要在马术要高明,二来球技术也要好才行。

    苏老先生拿着新得来的笛子跑到后山一个院子里,当然他还趁火打劫地让李湛多弄了几支新的过来。

    这个院子不大,但里面却有块不小的菜地,里面种着萝卜和白菜。篱笆上还种了些菊花,想来主人甚是风雅,颇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风度。

    房子里正在沏茶的人听到脚步声眉头皱了下,这一定是苏老头,总是急性子。

    “老伙计,你看我拿来了什么?”苏老先生一脸急切地冲进来,别看都六十了却手脚依旧麻利,可惜就是胡子头了白得太快了让人觉得他老而将朽而已,其实爬山什么的比很多纨绔子弟还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