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竹花_第六十四章 哪个林子里没有歪脖子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哪个林子里没有歪脖子树 (第1/3页)

    1

    该邀请谁们来参加自己的定亲宴,在这一问题的斟酌上,玉淑跟父母合计着,打算除了自己的两个哥哥和嫂子之外,再让几个叔叔伯伯各家都去上一男一女,人数差不多也就凑够了。

    这其中,二伯家的情况比较特别。

    二伯就只有一个儿子。

    按说,就让二伯的儿子儿媳参加定亲喜宴也就是了,很简单的事。

    但情况有点特别地是,这两口子从来不参加这类场合——谁家的这种场合他们也没参加过。

    在玉淑和父母的感觉中,这次他们两口子十有八九也是不会应邀的。

    不过呢,名额还是应该给他们预先留着。

    该邀请他们还是得邀请,他们去与不去那是另外一回事,但这是礼数。

    不能做出的事情,让人家看着厚此薄彼的,觉得眼里没看着他们,那样不好。更无必要。

    那么,玉淑和父母何以断定他们不会应邀呢?

    简单说来,他们一向总有些自我感觉模样不济,出头露面怪寒碜人的,所以也就干脆对场面上的事避而远之。

    至于这内里到底是怎么一种情形,且看村里至今流传着的有关他们两口子的一个笑谈。

    话说玉淑这位二伯家的哥哥,他天生是个罗锅。

    据说,当年他在集市上相亲时,为掩饰自己罗锅的毛病,便故意把罗锅那里扣上了一个刚刚在集上买来的小水缸。

    结果呢?如此一来,竟然就让他侥幸蒙混过了关。

    到结婚那天,等他那过来门的新娘子发现真相时,已是木已成舟,为时晚矣。

    话说:他结婚这天晚上;临要睡觉前,一直就没把围巾摘下来的新娘子,仍是低着脸坐在床沿那儿没动窝。

    而他则是站在新娘旁边,想将那窗台上快燃尽的蜡烛再续上一根。

    只是,他一个动作不小心,居然就弄得那烛泪一下子淌了自己一手背,烫得他顿时连声疼叫。

    这,也不免是惊得那新娘子不由得一下拿过了他的手来看。可那新娘子也就仅仅是光用眼睛看着而已,并无什么后续动作。

    见状,他不禁埋怨地道:

    “你咋只是干瞅着?就不会赶紧给我吹一吹。”

    一见新娘子还不反应,他又催促地:

    “你倒是快着点呀!”

    这样一来,只见那新娘子突然一把扯开一直捂在嘴上的围巾,冲他就不悦地:

    “吹!吹!吹!能吹的话我不早就给你吹了?何用你说!”

    到了这刻上,他这才突然看清了:敢情自己娶进门的新娘子,竟然还是个豁子!

    哈哈,说到这里,至于这故事的真假与否,我们姑且不必较真,就权当一个笑话来看。

    但需说明一句的事:玉淑的这位哥哥家的两口子,他们的确是一个罗锅,一个豁子。

    2

    玉淑他们家那灵官村,虽说外口声谈上口碑不错,早有“灵官村出来的人——错不了”这一美誉,在方圆十里八乡颇有些知名度。

    但还是那句话:自古世事无绝对,罕有“一刀切”的事情。

    如同家家有长短、林子大了啥鸟都有是一个样,他们村里也并非就是人人模范,户户祥和。

    一句话:秀木之林,也难保没有几棵歪脖子树。

    而像那些鸡飞狗跳羊抵角、烫着舌头咬了腮的事情的发生,在村里也实属屡见不鲜,不足为奇。

    我们就来看看这些——

    民间老早就有个故事,说是有个杀猪的因为过不去河,便把庙里的一尊神像弄了来垫脚过河。

    那尊神看到屠户的凶恶模样,因为害怕,也就直接没敢对那屠户怎么样。

    倒是后来的一个要饭花子遇见后于心不忍,在把那神象背回庙里后,反而被那尊神耍态度给恶上了——嫌他不早来这么做······

    对照这个故事,再来看看村子里有些老年人的行为,实际上真就有点跟那尊欺软怕硬的糊涂神很仿佛;

    就看他们在对待子女的事情上,实在就是有点满脑子浆糊,不情不理;往往是怕这个、向那个,“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毫无立场。

    而这,也就难免导致得到头来,淘气的孩子有奶吃,越是孝顺的孩子越是吃亏受气讨不到好,还成了父母眼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