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竹花_第六十四章 哪个林子里没有歪脖子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哪个林子里没有歪脖子树 (第2/3页)

的“孙户”!

    而有的老人,看看他们的行为,说句不好听的话,让人真是怀疑他们是不是一看到子女的日子过得安稳了,心里就会不自在!

    你看:有时候,他们为老不尊,老喜欢无是生非,似乎只有挑啥事来,他的心里才会安生。可是呢?一旦真是把事挑唆起来了,他们那里恐怕又无力收拾残局······

    再来看看有的子女们的情况吧;他们不光过日子的能力不行,还缺少那份心肠和心劲,心思里整天价不是想着“过日子”,而是老想着“混日子”——手里没有一分钱时,穷得直咬手指头;一当有了几分钱那会,却又顾了今天不管明天,只图眼前一顿猛吃解馋,饱撑得淌肚子拉稀也在所不惜!

    还有一种女人,标准的“老婆王”一个;打东邻骂西舍不算,竟还跟公婆一个恼了脸,摸起火钩子就去招呼,一口气能把公婆追赶得屁滚尿流而逃。

    就是当婆媳二人舌战之下开始肉搏,最后让她完胜婆婆之后,再来看看旁边她那丈夫——那个该遭天谴的没良心的玩意,除了坐在桥头看水流,不给自己的娘亲施以援手倒也罢了,居然看到老娘被自己的老婆干趴下之后,还会幸灾乐祸地上前讥笑地问母亲“你的本事呢?”,气得老娘破口就回骂道:

    “我要有本事,几十年前早就把你掐死喂了狗!”

    玉淑大伯家的那位二嫂,就是村里那些口碑不佳者当中的一员。

    3

    玉淑的大伯家共有三个儿子;除了二儿子是个“闷子紧”——即懒语话少,又不大会说话之外,大儿子跟小儿子,都像父亲一样直诚而勤劳。

    只是大儿子家,因为媳妇一向精神有点不大好,家境更困难一些。

    而小儿子家,与小儿子性格比较沉稳相反,小儿媳妇有点属毛驴的,性子比较急;

    对她而言,日常生活当中的大事小情,顺着她的毛来,啥都好说;呛着毛来事,那绝对是不可以,要干要湿随便来——一句话,她就是个一颗甜枣吃不了的人。

    下面来说玉淑大伯家的二儿子这两口子。

    话说玉淑这位二哥家的嫂子;总而言之,她堪称是嘴乖心坏之人。颇有点《红楼梦》中,王熙凤的那种“当面一盆火,背后一把刀”的来头。

    正因为她心眼够用,一向也就能者多劳——不光家庭内务一把抓,就是关乎家庭的那些场面上的事情,也都是仰仗她主持打理。

    而按照她“我的是我的,你也是我的”的“老婆哲学”,他甚至连属于男人的“业务”也揽于手中。

    你看:她自从嫁过门后,由于嫌自己男人是个闷子紧,不会说话,干脆也就连男人的对外言谈都要统筹管理——每次男人出门前,她总要事先把该说的话自己打个腹稿,之后讲给男人听。

    在让男人把她教给的话复述一遍,达到她满意后方才放行。

    当然,她那男人嘴拙固然也是实情,有时看上去笨拙得真是比那老棉裤腰还厉害。不过,泥人也有点土性。有时候,她那男人要是被她惹急了眼,没准抽不冷子甩出一句来,倒也能噎她个一下喘不上气来还绰绰有余!

    有一回,她奚落地对男人骂道:

    “当年我怎么就一时让小鬼给蒙了眼,居然就看上了你这么个要高度没高度、要粗数没粗数的鳖子子!”

    当时,男人一听他这话,白眼珠子冲她一翻楞,鼻子一吭哧,开口就直通通地回敬她道:

    “哼,驴的那身架可够大,‘那个’更是不小,你倒是去找一个呀!”

    她这女人,一向为人还净想走干路、充好人。

    正所谓“自己生病,别人吃药”——好事都该是自己的,锅还得由别人去背!

    要是你想让她干点舍己为人的事,那算是看错了秤!

    话说有一次,她婆婆眼见得快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可手头连包顿饺子吃的白面也已没了。

    于是,婆婆便想向三个儿子家每家要上一碗面,过节总得吃顿饺子才好。

    当婆婆首先到了她家讨要时,她当时既不情愿给,可也不想当“恶人”。

    她更怕自己要是先给了,万一那两家不给,到时候自己岂不是就亏大了?

    加之她又联想到:由于婆婆平时说话不太会看场合,一向跟小儿媳的关系处得算不上和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