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过日子_第85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5页 (第2/2页)

    很多百姓都有点小心思,就是先给他们分粮,剩下的交公粮。

    这就有矛盾了。

    是先公后私,还是先私后公。

    当然这不是宋家大队独有的矛盾,所以县里也很干脆,直接派人全程跟进。

    好在宋家村有些存粮,而且宋大伯被宋爹说服,早早的解散了食堂。

    吃食堂,很多人就觉得自己不多吃点就亏了,所以特别费粮食。

    等到吃自己了,就会精打细算了。这种事情宋红米很理解,有点像刷信用卡,一不小心就多花钱了。

    对于解散食堂,村民是愿意的,但是也有怨言,他们抱怨的是没铁锅。

    铁锅当时都给收走了。

    不过这事儿宋大伯也没办法。铁锅可不便宜,而且还需要铁锅票和工业券,这都是弄不来的。

    只能让村民克服克服,用各种罐子炖煮,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好在都是吃惯了苦的。

    其实老百姓真的很容易满足,而且他们也胆小。

    不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没有胆子动公粮的。

    “你和老二回去学习吧,别在地里待着了,反正最后又是打白条,多点工分也没用。”宋大哥看的还挺明白。

    宋红米点头,“我和二哥商量了,上午来干点活,下午在家学习,也算劳逸结合,不会耽误学习的。”

    现在,她的确是把学习放在第一位。

    宋大哥也就不在劝了,只说别累着了。

    宋红米颔首,她可珍惜自己身体了。

    没看到她就是捡捡地瓜么,这活儿一天才给四个工分。

    其实她更想抠老鼠洞,就是年纪大了,有点不合适了。

    宋小弟倒是厚脸皮的去了。

    为啥那么多人愿意抠老鼠洞,因为有惯例,抠老鼠洞得到的粮食可以留下一小半。

    所以不光孩子们愿意做,很多干不了重活的老人也愿意。

    因为老鼠洞里多是水稻,这可是细粮。

    “大哥我过去了,你也别太实诚。”宋红米拍拍宋大哥胳膊,小声的说了句。

    虽然有些自私,但却是她真心话。

    秋收真太累人了。

    粮食减产,并不意味着活儿少。

    就像有些稻谷,明知道里头瘪瘪的,没稻米,都是壳子,但也要收割,总不能放在地里不管。

    宋红米有时候都担心,他们会伤了底子。

    到年纪大了,这病那病就都找上来了。

    到时候后悔就晚了。

    ……

    秋收过后,公粮早早的交了。

    剩下的粮食都囤在大队粮仓里。

    没有外人了,怎么分,还得说道说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