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54节 (第3/4页)
穿的皮鞋也穿了出来。 看到余思雅,钱书记今天特别热情:“余主任,下午好,来喝茶聊会儿天啊。” 余思雅用脚趾头猜也知道钱书记想聊什么,她可不想听这些没营养的车轱辘话,指了指妇联的办公室说:“等会儿吧,钱书记,妇联还有点工作要处理,你先坐一会儿。” 钱书记…… 他都快忘记这位同志是妇联的了。 趁着梅书记还没来,余思雅先去了妇联办公室了解了一下公社妇联近期的工作,免得待会儿梅书记问起她一点都不知道,虽然梅书记问起的可能微乎其微。 公社妇联的工作按部就班,跟往年没太大的区别,余思雅花了十几分钟就了解清楚了。 这时候,冯书记跑来了她的办公室:“小余,我找县里面的同志打听到了,昨天的省城日报刊登了咱们修路的事,头版头条就是咱们修路的照片,现在县里面好多单位都知道了。” 照片?她就寄了那么一张照片,不用说了,肯定是路明惠将照片拿去刊登的。虽然路明惠没有按照先前所说的,过来采访,但人家愿意报道这事就是帮了他们大忙了,于情于理余思雅都该去道声谢。 “这样啊,冯书记趁着梅书记还没来,我打电话去跟省报的同志道个谢,顺便了解一下具体是个什么情况。”余思雅起身说。 冯书记也赞同:“是应该道谢,人家可帮了咱们大忙。” 余思雅把电话打给了路明惠,开口就先说谢谢:“昨天报纸的事我们已经知道了,就是报纸可能要明天才到我们公社,太感谢路同志了。” 路明惠笑着说:“不用谢我,要谢就谢那张照片吧,拍得实在是太好了,可惜咱们报纸是黑白的,没法像彩色的照片那样直观和具有感染力。对了,这张照片是谁拍的?” 余思雅没想到是那张照片打动了路明惠,笑着说:“是我们请县里面的师傅来拍的。” 路明惠不大信:“照相师傅只怕选不了这么好的景,是你们带他去的吧?” 余思雅实话实说:“是啊,我带他去的,拍这张照片也是我的主意,师傅不是太了解咱们红云公社。” 听了这话,路明惠更感兴趣了:“余主任,下次我带相机来,你可要给我当向导哦。” 她还要来?余思雅以为这新闻已经报道了就完事了,没想到还有后续,自是欣喜不已,这可是免费的广告。别说现在,等过几年,想在省报上打个广告,不好意思,给钱都没门,只能去都市报打广告。 “这是自然,我等路同志。”余思雅又跟路明惠寒暄了几句才挂断了电话。 冯书记在一边等着,从两人的内容中听了个大概,朝余思雅竖起了大拇指。 余思雅笑了笑,正欲说点什么,小沈兴奋地跑了进来:“冯书记、余主任快,小汽车来了。” 在他们辰山县这种小地方,能坐小汽车出行的屈指可数,不用说大家也知道这是梅书记一行来了,两人赶紧出去迎接梅书记。 车子停在了公社的院子里,冯书记想上去帮忙拉开车门,前面的秘书小王已经先一步下了车,拉开了后座的门,从里面出来两位领导。 冯书记马上上前握手:“梅书记,赵局长,欢迎欢迎,里面请!” 梅书记摆手:“不用了,时间紧迫,咱们就不进去坐了,先去大队看看社员们的情况。” 来的路上,他们已经经过了沥青路,算是对修的路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现在梅书记更想去村里参观参观,想看看是不是真如报纸和冯书记汇报的那样,家家户户都通上了电。 冯书记一怔,那先前的准备完全派不上用场啊。不过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去村里参观就参观吧。 冯书记带路:“好,梅书记,赵局长,这边请!你们看是坐车去还是?” “不用了,走路吧,边走边了解情况。”梅书记拒绝坐车。因为村里很多小路,道路比较窄,小汽车不好通行,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