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54节 (第4/4页)
且乡下乍然来这么一辆车也很引人注目。 冯书记点头:“好,梅书记和赵局长,请跟我来。” 领导来视察当然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出了公社后,冯书记就把他们往通往养殖场的那条石子路上带。 这条路经过很多人走来走去,加上大货车的碾压,石子都陷进了泥土里,平坦又不颠簸,虽然不如沥青路好走,但在乡下也实打实的是一条好路了。 果然,梅书记走了几步就说:“这条路不错啊,也是你们自己修的?” 冯书记含笑说:“这是养殖场自发组织、出资修建的路,完全由余思雅同志主持,主要是为了方便载货的汽车通往养殖场。” 梅书记似乎这会儿想起了余思雅,回头看向夹在一群男同志中面目还有些稚嫩的年轻姑娘:“这就是余主任吧!” 余思雅赶紧上前说:“梅书记你好,我就是红云公社的妇联主任余思雅,主要负责养殖场的工作。” “不错,前方应该就是你们养殖场了吧?”梅书记老远就看到了处理在青山绿水中的那排两层楼房,乡下这会儿还没人家能建这么宽敞的楼房。 余思雅笑着说:“是的,梅书记眼睛可真好,这么远就看到了。” “不是我眼睛好,是你们这房子显眼,走,咱们去看看。”梅书记感兴趣地说。来之前,他匆忙了解了一下,才知道这家在村里建的厂子产品已经卖到了省城,似乎还挺俏的。 他说去看谁会反对?余思雅笑盈盈地说:“欢迎梅书记去视察指点我们的工作。” “视察指点不敢当,跟我说说你们养殖场是怎么成立吧。”梅书记现在对这个在村子里办起来的厂子非常感兴趣。毕竟全县虽然没拿得出手的大企业,但小单位还是不少的,可没哪个能有清河鸭养殖场这么能折腾。 这是个好机会,余思雅边走边给梅书记介绍,从养殖场是如此贷款三百元发展起来,中间遇到了多少困难逐步说起,当然中间也间或掺杂一些公社是如何支持他们工作的。这个风头不能光他们养殖场出了,公社干部们也要跟着涨涨面子啊。 余思雅没有大倒苦水,没有哪个领导喜欢下属一个劲儿的诉苦的,他们更想听到的是成绩,所以她重点说发展和未来的规划前景。 说到养殖场大门口,正好讲完,余思雅笑着说:“梅书记,赵局长,请!” 小李听说余思雅领着人来了,立即笑着出来迎接:“余主任,冯书记,视察的领导来了,快里面请!” 冯书记一听就知道小李还不清楚梅书记的身份,刚想介绍,余思雅给他使了一记眼色,让他不要吱声。 梅书记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热情的小李:“你们这同志精神面貌不错啊。” 不光是小李,养殖场其他职工也都一个个干劲儿十足,看到他们路过,除了多好奇地瞅两眼外,没其他的反应,一个个都忙着手里的活。 “是啊,大家都挺积极的。”余思雅笑了笑,把他们带去厂区,“梅书记,参观参观咱们的加工厂。” 余思雅把他们带去了厂房。年初才建好的厂房干净整洁,里面的在生产食品的职工每个人嘴巴上都套了一层纱布做的薄薄的口罩,脑袋上还戴着一顶白色的帽子,将头全藏了进去。 梅书记觉得挺新鲜的:“你们这工人戴帽子是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余思雅微笑着解释:“这样是为了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他们的头发不小心掉到食物里,戴口罩则是为了防范唾沫溅到食物里。咱们做的是吃食,卫生是第一要求。” 不然哪天从里面吃到一根头发,好名声就要毁一大半。 梅书记听到这个解释,肃然起敬,有些明白乡下的一个厂子怎么会发展得这么快了,人家细节做得好,敢于创新,员工精神面貌非常好,个个手脚麻利,非常勤快。 走访中,梅书记也没只询问余思雅,还坐下跟整在搅拌鸭食的饲养员聊天,了解情况。